“是的。”申時行喜悅地道,“陛下太有眼光了,朝廷早就應該這么做。”
“新任戶部尚書也該到任了吧?”
“快了,好像就這兩天。”
“待戶部尚書一來,申先生便著手此事,方案越快確定越好,身份確定的方法,朕剛才已經解釋過,身份證的材質以輕便易攜、不易磨損為宜。這是一件大事兒,朕希望泰和元年,大明子民都擁有自己的身份證。”
“臣明白。”申時行道,“王象乾欽差抓獲十八名盜匪,不知審問有結果沒?”
“朕看很難有結果。”
“哎!”申時行微微嘆了口氣。
“不過申先生放心,這案子遲早會破的。只要將身份證這項政策貫徹落實下去,那些為非作歹的人自然無處遁形。”
“還是陛下高明,極富遠見啊。”申時行由衷地佩服道。
“好,關于身份證的政策,就這樣說定,申先生盡快落實。”
“臣遵旨。”申時行躬身而退。回去便興奮地與內閣幾位閣臣說了。
無不贊成。
畢竟身份證的好處不言自明,只是推行及制作恐怕有一定難度。
不過誰都明白這個道理,一旦貫徹落實下來,將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所以,這事兒雖麻煩,但值得干。
很快,這項政策在京城便傳開了。
進而,全國都知道每個人都將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身份證號了。
為了盡快貫徹落實,朱翊镠又特意頒發一道旨意給北直隸總督張佳胤:北直隸將率先推行落實這項國策,以給全國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戶部尚書王遴剛好這時候抵京了。
接任戶部尚書的第一件事就是貫徹落實身份證這項國策。
朱翊镠起用王遴,并不是因為他與張居正同科進士,而是因為王遴直矜節概,不妄交,在官場頗有威名。
唯一讓朱翊镠不太滿意的是,年紀還是有點大,都已經六十出頭了。
朱翊镠更傾向于用年輕人。
不過這事兒也不能強求,戶部的工作很重要,人才多難找呀!
王遴抵京,與吏部交接后,便進宮覲見。之前與朱翊镠未曾謀面,而朱翊镠也不認得他。
但像其他被調進京的官員一樣,王遴對朱翊镠的名聲有所了解。
尤其是朱翊镠被褫奪封號貶為庶人后的名聲,之前名聲他倒不在乎。
畢竟人得向前看嘛。
這天,王遴去了東暖閣——本是不許外臣隨便進入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