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她不理朝政久矣,但也聽說了兒子朱翊镠每次召開廷議說是商議,但其實只是走過場,即便有朝臣反對,最終也改變不了兒子決定的結果。
她知道這已經成為兒子一種特別的理政方式,說白了就是強勢。當然她也知道強勢的前提是實力。
若沒有實力,強勢一兩次還行,但絕對形成不了理政的風格。
朱翊镠又道:“那還是請娘相信孩兒的判斷,希望娘與孩兒一條心。”
李太后沉默不語。
“娘,那孩兒先行告退,兩個孩子暫時就交給娘照看了。”
“萬歲爺,奴婢有句話要說。”馮保忙道,“帶孩子是一件辛苦的事兒,而且是兩個。所以奴婢建議,萬歲爺盡快納了徐姑娘,然后將兩個孩子交給她,想必這也是皇后娘娘的初衷。”
“馮公公這話在理,镠兒當聽。”李太后當即贊道。
“孩兒心里有數。”朱翊镠點點頭,便領著馮保離開慈寧宮。
留下李太后,又是一陣惆悵,她是個聰明人,何嘗不知道自己早已今非昔比,再也無力主導兒子?
……
剛一出慈寧宮,馮保便道:“萬歲爺對淑嬪娘娘可真好,淑嬪娘娘要知道萬歲爺在太后娘娘面前如此維護她,一定會很開心的。”
朱翊镠感慨地道:“別人不知道,但伴伴還不知道是朕對不起淑嬪在先?且不說朕如今與她真摯的感情,就當是對她的一種補償。”
這一刻,又讓馮保覺得在朱翊镠心目中,很難衡量李之懌與鄭妙謹到底孰重孰輕,之前的看法似乎也不準。
無論如何馮保聽了還是暗自高興。
畢竟,皇上已經明確表態,那李太后就是孤掌難鳴了,阻擋不住立鄭淑嬪為后這個大勢所趨。
至翊坤宮。
陳太后見了,立馬說道:“镠兒終于知道來翊坤宮看看了。”
“多謝母后悉心照顧淑嬪!”
“與母后不用客氣,眼看孩子就要降世,你這當爹的該多陪陪淑嬪才是,這時候她很需要镠兒。”
“孩兒謹記。”朱翊镠點頭。
“男人不在嘴上說,而重在行動。”陳太后又囑咐道,“好了,你與淑嬪單獨敘敘,稍后有話與你說。”
說罷,陳太后便與馮保、相沢一道出去了。
都還沒走出去,馮保便迫不及待地對陳太后說道:“太后娘娘,萬歲爺剛在慈圣太后娘娘面前明確表態,要立淑嬪娘娘為后。”
陳太后微微一笑:“這不是意料之中的事兒嗎?”
隨即又補充,“妹妹一向聰明,可不知為何獨獨這件事看不透似的,非要揪著不放?到頭來為難誰呢?”
“還是仁圣太后娘娘看得明白。”馮保由衷地贊道。
“我想妹妹有一部分原因,或許是因為在鈞兒身上花了太多的心血,到頭來鈞兒卻這般不成器,讓她一直無法釋懷啊。”陳太后不禁感嘆。
“奴婢有時候也這樣想。”這一點馮保感覺與陳太后不謀而合,阻止鄭淑嬪上位除了倫理綱常,想必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對萬歷皇帝的懷念。
畢竟鄭淑嬪上位便意味著對萬歷皇帝的又一次否定。
……
。
最后一天,還是想求幾張月票啊!
謝謝大佬們,晚上還有。
努力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