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學士確定這不是恭維?”
“臣絕無半分恭維之心。”曾朝節信誓旦旦地道,“從前或許不覺得,但從遼東回京的路上,臣越來越佩服皇上,原來皇上還是潞王的時候,就已經密切關注遼東,試圖解決那邊的困局,皇上最先派臣去請努爾哈赤,當時尚不察覺,原來同樣是在布局。”
鄭妙謹微微點了點頭。
曾朝節接著說道:“以皇上的英明神武,倘若都解決不了遼東的問題,那臣毫不夸張地說,恐怕這世上再也沒人有這個能力。其實除了對臣的委任,皇上還另外一個人的栽培,更能體現出皇上的遠見。”
“誰?”
“就是即將接任遼東新一任巡撫的王象乾大人。皇上之前如此器重他,連升他三級,派他出京鍛煉,回京后又讓他跟隨張先生主持軍務,這次又委任他為平東大將軍,原來都是為了遼東接下來的改革。皇上需要一個信得過,又能夠防止李成梁總兵不斷膨脹的一個人,而這個人就是王象乾大人。可見皇上一直關注遼東,并為遼東的改革做準備,這樣若不成功,天理難容!”
見曾朝節激情四溢,鄭妙謹頗感欣慰,“看來你很崇拜皇上哈?”
“那當然,越來越佩服了。”曾朝節不假思索,“皇上深思遠慮,每件事先頭看著似乎不經意,可后來才恍然發現,原來都有深意,這是真正的高。臣已經無法用言語表達對皇上欽佩之意了。”
“好了好了,再讓你說下去,你會把皇上夸到天上。”鄭妙謹一擺手。
“那臣先行告退!”曾朝節轉身而去。
“且慢。”鄭妙謹忽然又道。
“皇后娘娘有何吩咐?”曾朝節剛邁出兩步,忙又轉身回來。
“皇上為何再提守制禮儀?”
“因為皇上料想皇后娘娘與申先生的壓力,所以再下這樣一道旨意。”
“我忽然想到,可如果就這樣頒發下去,恐怕效果不會很好。”
“那依皇后娘娘之意?”
“這道旨意不妨先緩幾天,待我簡單安排一下。”鄭妙謹吩咐道,“你先將條陳寫好,然后爭取有的放矢。”
“莫非皇后娘娘想到什么妙招兒?”
“妙招兒或許談不上吧,但我想,總得需要有人配合一下。”鄭妙謹諱莫如深地賣了一個關子。
曾朝節也沒有多問。雖然還不了解鄭妙謹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但既然是皇上冊立為后,又代太子聽政,應該深得皇上幾分真傳吧。
皇上料事如神,看人的眼光又那么準,皇后肯定更不在話下了。
曾朝節離開后,鄭妙謹第一時間找來王安。
王安這段時間負責維修乾清宮,同時追查二十萬銀票丟失一案,忙得很。
……
。
求月票!
求訂閱!
求一切能求!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