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去世不回家守制,就已經是忍無可忍,不知被彈劾攻擊多少次了,又來宣揚不正之風,敗壞禮儀,這種官員還留在朝廷作甚?
……
得知張泰征“瘋了”的消息,曾朝節知道這是鄭皇后暗中做了“思想工作”,而且還對“慎終追遠”給出新的解釋。
雖然感覺不一定被人普遍認可,但至少也是一種解釋,肯定不是胡扯。
他的條陳早已經寫好了,只等鄭皇后將皇上的旨意頒發下去。
張泰征忽然這么一“瘋”,既做好了鋪墊,又剛好很有針對性,這時候將旨意頒發下去,效果無疑會更好。
“鄭皇后可真不簡單啊!”
曾朝節不由得暗自感慨。雖然這是他第一次見識鄭妙謹的處事風格,但內心十分地佩服。
王安裝作沒事兒一樣,從真定府回來就一直負責監督維修乾清宮。
他很清楚張泰征上了船,就注定不可能下來,只能硬著頭皮向前進。
其實他倒認為對于張泰征而言,這是一個很好的解脫方式。
向死而生,物極必反嘛。
都已經“瘋”成這樣了,還有什么比這更壞的結果?還有什么不能接受?至于世人的議論,隨他們怎么說。
都已經百煉成鋼了,怕什么?
張泰征如果過了這一關,以后再也沒有什么可以傷害到他了。
況且這是皇上的旨意,皇上高瞻遠矚,又不是沒有道理。
死者已矣,本來就不需要超度,需要超度的永遠是活人嘛。
……
針對張泰征的“瘋”以及彈劾攻擊他的奏本,又一道旨意頒發下去了,還有內閣與禮部的聯名支持。
反應如此之迅速,朝臣理所當然地以為是出自鄭皇后之手。
又一次沸騰起來了。
張泰征“瘋了”也就“瘋了”,讓他“瘋”好了,為什么還要下旨支持呢?
這種行為本該批評制止,結果搞得好像要支持鼓勵推崇此舉似的。
以致于首輔申時行,這次聯同徐學謨都被彈劾攻擊了。
但申時行現在無所謂,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的位置,盡管彈劾,反正有皇上與皇后罩著他。
徐學謨就更不怕,女兒是淑妃,僅次于鄭皇后的存在呢。
而鄭妙謹深居宮中,對外頭的議論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影響不到她,本來她的心就足夠大。
但這事兒驚動了兩宮太后,李太后還特意來坤寧宮找鄭妙謹,當得知這是皇上的旨意時,也就作罷。
關鍵作為一個篤信佛宗的人,她相信佛家所言:人死業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祭奠守制等禮儀超度的其實不是死者,而是生者心之所安。
即便不是自己兒子提出來的,李太后也表示贊同這個觀點。至于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像張泰征那樣“瘋狂”之舉,并不是她關心的重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