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有心接納你們成為大明子民。”朱翊镠一字一頓地說道。
全場陡然間一片寂靜。
朱翊镠掃視在座各位代表,發現竟有一半人低下了頭,而另有一部分面面相覷,還有一部分假裝在夾菜喝酒,估計還有少數代表聽不懂漢語,而只有為數不多的目光與他對視。
其中便包括尼堪外蘭。這家伙見場面似乎有點尷尬,便沖著朱翊镠點頭咧嘴一笑,而后朗聲說道:
“陛下為了幫助我們脫貧致富能過上好日子,不惜接納救濟我們這些窮苦的民族,此等寬厚仁慈之心著實令我輩佩服!陛下實乃天下第一明君!”
“不僅如此,陛下高瞻遠矚,還倡導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互進的理念,讓我們這些本來生活在邊關之外的族人也能進入大明境內愉快地生活。”
“我尼堪外蘭對天發誓,絕對不是為陛下說話,更不是因為陛下委任我當大明游擊將軍便有心盛贊陛下。”
“我不過是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感而發,日子就是比從前舒服多了,不然也不會每天不斷地有族人涌入寬甸成投奔我來。這可是我們原本窮苦的族人翻身把歌唱的好機會啊!”
這家伙,竟說得如此順溜,感覺像是一個提前安排好的托兒……
不過朱翊镠還是蠻喜歡的,沖尼堪外蘭點頭微微一笑。
當日說服這家伙入籍大明,又任命他為游擊將軍鎮守寬甸城,現在看來這步棋下得不錯嘛。
想不到這家伙還擅長游說。
只是游說完也沒有一個人配合,場面再度陷入尷尬。
眾多代表忽然間感覺這頓飯似乎不怎么香了。
其實先頭諸多代表就已經料到,畢竟軍演的目的不就是針對他們嗎?
只是沒想到大明皇帝竟說得如此直接,上來連一句客套話都沒有,便直接說有心接納他們成為大明一份子。
盡管其中坐著許多村落的首領,可這個時候如何讓他們表態呢?
不想接納的不會表態,即便想接納的也不會表態,還得考慮別個部落以及本部落的意見與感受呢。
畢竟他們不是已經遷移完成、并擔任大明官員的尼堪外蘭。
尼堪外蘭這時候可以隨便表態。
朱翊镠當然明白各位的心態,他也沒有想立即得到各位的答案,只是先吹吹風,看看各位的反應。
這時候沉默并不代表反對。傳播學中有一個理論叫“沉默的螺旋”。
“朕希望你們回去好好想一想,接下來的路該怎么走,這關系到你們族人將來的處境與命運。”
“若我們不想成為大明一份子呢?”其中一位代表站起來問道。
“大明王朝要確定邊界,一旦邊界確定,而你們身處大明國境之內,就必須接受大明的統治,否則將被驅除出境。”
朱翊镠威嚴赫赫強勢地說道。
“那大明邊界如何確定?是想怎么劃分就怎么劃分嗎?”又有代表問。
朱翊镠這時候也不管問話的代表來自于哪個部落,反正最后的結局都一樣嘛,路只有兩條:愿意成為大明一份子好說,不愿意那就對不起了。
來自于哪個部落無所謂,反正在朱翊镠眼里都將是大明子民。不希望做中國人,那暫時請先出境。
“大明邊界的劃分當然是有講究,暫時依據華夏歷史以及各民族與大漢民族的關系來進行確定。”
“具體說呢?”
“具體地說就是,奴兒干都司控制的范圍都將成為大明國土。”
此言一出,一片唏噓。
盡管之前,當得知大明重新加強對奴兒干都司的控制,就已經有人預料到這一天,但沒得到確切消息。
這下終于確定了。
而且快得讓人猝不及防。
大明皇帝這是成心要挑起戰爭嗎?
“安靜,安靜。”
朱翊镠一抬手,不疾不徐地道:“再重申一遍,朕希望和平統一,但不放棄使用武力。成為大明子民后,你們可以繼續留在本地生活,也歡迎來遼東或選擇中原任何一個地方定居,不會對你們有任何的歧視與壓迫。”
“這是朕對你們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