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讀書學習的地方,讓額亦都與費英東先抄寫《論語》。
囑咐道:“十遍,認真寫,這是陛下的要求,不能馬虎潦草。”
額亦都與費英東當然不敢違拗,乖乖地抄寫。不過他們自己默默地寫,感覺比聽先生講課要舒服得多。
先生接著又囑咐道:“寫的時候要注意理解,這樣容易記憶。陛下不僅讓你們抄寫十遍,還要求你們背下來。”
“三天時間一晃而過啊!”
“有時候真不知陛下是咋想的?接納你們,還要幫助你們,更讓人郁悶的是吃力不討好,看看你們的態度。”
“你們自己說,陛下這么做,到底是圖什么呢?除了對你們有好處,對我們有什么好處?可你們偏偏不高興。”
“做好人有多難!”
“難道督促你們讀書學習是為我們好嗎?難道你們讀書學習可以幫我們?”
“什么主子不主子?告訴你們,這世界唯一不會騙人的東西,就是讀進你們腦子里的書,你對他好他對你好。”
“……”
反正無論先生說什么,額亦都與費英東就是不搭話,只默默地抄書。
《論語》共二十篇,每篇字數幾百字到一千多字不等,二十篇正文加起來不到兩萬字。抄寫一遍并不費勁。
很快便抄完了。
接著抄寫第二遍。
十遍的任務量倒是不大,難的是做到倒背如流。
倘若完不成任務,不知道皇上要懲罰他們什么。
……
努爾哈赤以最快的速度抵達京城。
雖然他不樂意來,但既然答應了,他也不是一個磨磨唧唧的人。
第一時間去吏部。
吏部尚書楊巍也認識他,畢竟在京城待了很長一段時間。
表示熱烈歡迎。
手續都已經準備妥當。
努爾哈赤來了直接述職,然后就差刊登邸報告知天下一道程序了。
見過吏部尚書楊巍,努爾哈赤再去兵部見尚書吳兌,兩人也不陌生。
吳兌領著他去見張居正。
第二天關于對努爾哈赤的任命一經刊登邸報,立即引起軒然大波。
疑問幾乎相同:為什么要任命一個外族人為兵部右侍郎,而且還是一上來就擔任如此之高的職位。
這讓天下讀書取士的人情何以堪?
即便努爾哈赤有再高的軍事才能與皇上的關系再好,也不能這么干呀!
哪怕給他一個游擊將軍,像尼堪外蘭一樣,甚至像哱承恩一樣,給他一個副總兵做做,這就已經頂天了吧?
居然給兵部右侍郎……憑什么?
努爾哈赤是皇上的徒弟,可首輔與吏部呢?難道也都點頭同意了嗎?還是迫于皇帝的壓力不得不答應?
為什么?
一時間,京城的官員炸開了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