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東暖閣。
朱翊镠看著遼東傳來的消息,不禁沉默了很久。他已經知道李成梁征討失敗,迫不得已退軍回來了。
見朱翊镠沉默不語,旁邊的王安表情也有兩分沉重,畢竟李成梁出師不利失敗,無可奈何只得撤軍。
忽然,聽見朱翊镠哈哈大笑起來。
王安一臉懵逼,不禁小心翼翼地問道:“萬歲爺笑什么?”
心想,李成梁出兵征討科爾沁部鎩羽而歸,這可是有損大明軍威啊,萬歲爺怎么還笑得起來呢?
“笑當然是因為欣喜、高興啊!”朱翊镠回道,依然保持微笑。
“可是萬歲爺,李總兵不是敗了?”王安詫異地問道,又心想成年人的笑可不是一定是因為欣喜高興哦。
“敗了就不該高興嗎?”朱翊镠反問。
“萬歲爺,奴婢有點想不明白。”王安謹小慎微地凝望著朱翊镠。
“失敗是成功之母嘛。”
“可李總兵也不缺成功啊!”
“是,正因為李總兵不缺成功,所以失敗才顯得尤為難能可貴。”
“哦,原來萬歲爺是這樣想的,只是李總兵這次征討失敗,不是要助長蒙古族各部的底氣與信心嗎?對萬歲爺誓要收服蒙古各部是否會產生影響?”
“嗯,是會有一定的影響。”朱翊镠點點頭,隨即話鋒一轉,“可世事都有兩面性,你說的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因為李總兵失敗,不是也給李總兵自己以及遼東軍乃至整個大明軍以警惕嗎?大明并非天下第一,永遠都不要小看任何一個國家、民族、部落。”
“哦,所以萬歲爺才會覺得,這次失敗不見得就是一件壞事兒對嗎?”
“對,老是成功容易會讓人產生驕傲盲目的心理,偶爾失敗乃至打擊,才會讓人能夠更好地認識自己與對手。”
“原來如此,奴婢明白了。”王安心領神會地點了點頭,萬歲爺的思維有時候果然就是與常人不一樣。
“你明白什么?”朱翊镠有心追問。倘若換作別人,這時候他會選擇打住,但因為是王安,自然另當別論。
“……”王安微微一滯,回道,“萬歲爺剛說了,這場失敗不見得就是壞事。”
“李總兵失敗不過是一個縮影。”朱翊镠喃喃地道,“國人絕大部分都有這個心理:以為大明天下無敵。其實不然,準確地說,大明這些年一直停滯不前,乃至退步很多,但許多國人尚不自知,仍活在自己的美夢當中。”
“萬歲爺是擔心,國人缺乏憂患意識嗎?”王安小心翼翼地問道。
“嗯,缺乏憂患意識,盲目自大,以為大明永遠就是世界第一。”
“難道萬歲爺認為不是這樣嗎?”王安又弱弱地問了一句,大明本來就是天下第一呀,難道還有比大明更強的?
“當然不是。”朱翊镠擲地有聲,“大明的政治已經落伍,經濟也呈現出疲軟的趨勢,軍事實力更是逐漸掉隊,文化領域就更不用說,大明古老而傳統,思想上已經無法與西方國家相提并論,從這次解放女性思潮運動有多少人支持就看出來了,思想陳腐而操守。”
王安靜靜聽著,不知如何回答,感覺皇上將大明說得一文不值似的。
朱翊镠接著又說道:“如果說目前大明的實力依然可以勉強世界第一,那也是因為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并不代表大明各個領域超越了其他國家。”
“相反,大明這些年來一直在走下坡路,而西方國家包括正在崛起的日本卻在走上坡路,沒有憂患意識怎么行?還盲目自大地以為天下第一怎么行?”
“哦,”王安點頭道,“這就是萬歲爺力排眾議也要出使他國的緣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