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朱翊镠微微頷首,進而解釋道,“我們需要學習,需要見識外面的世界,而不是閉關鎖國,只活在自己的美夢中,以為大明就是天下第一呢。待張簡修、鄧子龍他們回來,問問他們就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兒了。”
“哦,萬歲爺,他們怎么還沒回來?”
“朕給他們的期限是兩年時間啊!”朱翊镠道,“漂洋過海,兩年時間其實很短暫,大部分時間估計都浪費在路上,當然也不能說浪費,只要有學習的心,走到哪兒都可以學習的。”
“為什么也沒有他們的消息傳回?”王安又問道。
“你以為回來一趟容易嗎?又不像在大明境內,一個地方可以隨意去另一個地方傳遞消息。”
“哦,這倒也是。”
“希望李總兵經歷這次失敗后可以好好反省啊!”朱翊镠感嘆道。
“倘若李總兵這次成功了,萬歲爺會怎么想?”王安弱弱地又問了一句,其實本心是想問:怎么感覺萬歲爺希望李總兵敗了才好似的呢?
但顯然話不能這樣問。
朱翊镠也沒有正面回答,而是感慨地說道:“總會有失敗的一天,晚來不如早來的好啊!”
王安似有所思地點點頭,感覺自己的猜測是對的,皇上好像就是希望李成梁早點嘗嘗失敗的滋味兒吧?但這話也只能爛在心里。
朱翊镠這次終于決定給王象乾回封信,上次沒有,確實不知道該鼓勵還是該反對,如今李成梁已退兵回來,他的心也安定了。
但提起筆,發現在信上還是不知道怎么說開,最后只回了簡單的一句:知悉,回去詳談。
也沒有表露出任何感情色彩。
他剛才的確是笑了,也明確說是因為高興,但僅限于王安面前,相信王安可以很好的領會。
在其他人面前就沒必要了。
最多晚上回坤寧宮與鄭妙謹說說,然后回遼東再與王象乾說說。
說完這事,朱翊镠又想起黃村,故而關心地問道:“去年朕沒有回京,黃村那邊的境況如何?”
朱翊镠一直惦記著這事,畢竟黃村是在他的提議下建起來的,當然不是擔心一萬兩銀子打了水漂。
“萬歲爺不問,奴婢還忘了。”王安忙回道,“去年年底村長黃霄云進宮找過萬歲爺,不過好像說,向萬歲爺借的一萬銀子暫時還不上了。”
“他們是不是有困難?”
“這個奴婢也不大清楚。”王安道,心想這事兒還用萬歲爺操心嗎?
“朕想去一趟。”
“萬歲爺,奴婢覺得不妥吧?”王安忙勸道,“一來萬歲爺是偷偷回京,不宜讓更多人知道;二來萬歲本也不可隨便出宮,所以奴婢建議還是先將黃村村長請來宮里,問問較為妥當,倘若需要萬歲爺親自出馬,屆時再說不遲。”
“嗯,這樣也好,那你明天去請。”
“奴婢遵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