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近侍不用多說,她們既能很好地領會,又不會有任何的疑慮。
之后,朱翊镠才帶著戚繼光、朱八戒、額亦都、費英東以及兩名近侍,還有挑選出來的八百騎兵出發了。
八百騎兵是從朱翊镠自己帶來的京師三大營中挑選出來的。
就這樣,一眾人出發了。
舒爾哈齊望著逐漸遠去的背影,不禁好奇地問李成梁。
“李總兵,剛才陛下與朱侍衛以及兩名貼身近侍交代什么?好像是什么不可告人的私密哈?”
李成梁搖了搖頭道:“陛下行事往往出人意表,實在難以預料。”
“朱侍衛起初好像不大贊同。”
“朱侍衛武功蓋世,無人能及,可惜有時候腦子不太靈光,誰知道他怎么想的,這個時候只能相信陛下。”
李成梁現在對朱翊镠刮目相看,刮目相看的程度已經可以與王象乾相提并論,所以完全信任朱翊镠。
在兵敗之前,李成梁可不這樣。
人就是會變的,由于每個階段的經歷不同,思想也會變得不一樣。
“李總兵,聽說哱承恩已經死了,而哱承寵準備回寧夏,卻被抓了回來?”舒爾哈齊又好奇地跳轉。
“兩個都是作死的人,怪不得誰。”李成梁如是般回答,“哱承恩心不在焉,遼東副總兵都做不好,還想學你大哥,進京做大官;而哱承寵偷偷回寧夏,也不知會陛下一聲,抓回來后還直言不諱地求你回寧夏反明,那不是找死嗎?”
“可李總兵,聽說哱承恩不是因為醉酒不慎落馬身亡嗎?”舒爾哈齊感覺聽得云里霧里,哱承恩怎么就作死?不就是想進京做官嗎?很多人都這么想啊!
對哱承寵作死的闡述,舒爾哈齊倒是聽明白了,這家伙確實作死,可哱承恩怎么就叫作死呢?
李成梁這才意識到自己闡述的角度好像不對勁,有點先入為主,繼而又補充道:“哱承恩還要一直追究他爹的死因呢,連陛下的話都不相信。”
“哦。”舒爾哈齊點了點頭,心想這應該才是哱承恩死去的原因吧?
畢竟他相信他大哥所說,哱拜絕非死于他大哥之手,而是另有陰謀。
但話已至此,不能再問下去了。
故舒爾哈齊又拉回剛才的話頭,問道:“依李總兵猜想,科爾沁部要與陛下對話,會談什么條件呢?”
“條件?”李成梁冷笑一聲,道,“依我看是他們想多了吧?”
“哦?李總兵此話怎講?”舒爾哈齊微微一滯,感覺李成梁話語中夾雜著幾分夷然不屑的態度。
“陛下眼光獨到,無人能及,我們能想到的,陛下都能想到,科爾沁部哪有資格與陛下談條件?”
“那對話什么?”
“誰知道他們首領怎么想?此時的路只有兩條,要不選擇反抗,要不立即繳械投降交出兵權。至于條件,陛下的民族政策還解釋得不夠清楚嗎?即便不清楚,不是有吉林行省做參照嗎?”
反正在李成梁看來,這場對話實在沒什么意義。
要是放在之前,他會直問科爾沁部選擇哪條路。
但現在他心態平和了許多。
而且相信朱翊镠一定會有很好的應對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