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賠錢了,也只能自認倒霉。
推拿上映了十一天就下映了,院線已經拒絕給這部每一場最多就幾個人觀看,有的時段什么都能出現個人包場的電影資源。
但是杜啟喜本人的榮耀并沒有因為這部電影的賠錢而蒙上陰影。
媒體和公眾不會覺得杜啟喜賠錢掉分。
他們甚至會以一種同情的姿態為這部叫好不叫座的電影抱屈。
而杜啟喜用銀熊獎再一次的證明了自己。
這位年僅二十三歲的導演,成為了賈科長、華炎、姜小軍等人之后的后起之秀。
十年之后,華語影壇必然是他的天下。
而他正在即將開拍的新片《窮途》也受到了媒體極大的關注。
就在開機的前面幾天。
杜啟喜放下了手上的工作,作為一名嘉賓和一名籌備者,參與到了《吐槽秀》的拍攝工作當中。
他和張錦程是兄弟。
兩人自認是林冬的左膀右臂,對于想要插足的裴潛龍、王闊之輩持有一定的敵視態度。
不過,他們也確實沒啥好擔心的。
杜啟喜兩部電影都拿了國際大獎,第二部的票房雖然撲了,但依舊不影響他第一部電影6.5億的口碑。
在他新電影項目啟動的同時,依舊有很多出品方想要加入。
而張三胖,是一個綜藝賺了兩個億的人。
現在又開始搞第二個綜藝,總成本超過了兩個億,絕對算得上是國內綜藝圈的大佬。
從節目的規則、各種環節、尺度,到現場的布置……
重點是劇本!
這個節目不可能靠臨場發揮,實際上大部分的綜藝都有劇本,說沒有劇本的,最多就是沒有詳細的劇本。
就算加上黃達岸,實際上的人員支出也沒到五百萬。
那么,兩千萬一期的成本要怎么花出去呢?
宣發?
宣發是必須的,可再牛皮的宣發也用不到那么多錢,更何況企鵝為了爭取這個節目的獨播,已經承諾承擔大部分的宣發成本。
那么,張三胖把錢花到了什么地方呢?
編劇!
在張少遲的建議下,《吐槽秀》除了剛子和蛋蛋參與寫段子,還請了一大批的職業和非職業編劇。
別人家都是一個編劇,最多三五個。
而《吐槽秀》有三五十個。
有專門負責綜藝的編劇,還有網上寫段子的高手。
沒有固定的薪水,就是按照被播出的段子和笑點數量算錢,一個段子一萬塊。
如果兩個人重復同一個段子,就分享這一萬塊。
按照張少遲的要求,節目要做到平均十五到二十秒一個笑點。
一分鐘就三個笑點,一小時就一百八十個笑點,一期節目差不多一個半小時,這就是二百七十個笑點。
一萬塊一個笑點的話,光是笑點就要花出去兩百七十萬。
可以說,編劇這一塊是《吐槽秀》最為花錢的一個環節,堪稱所有綜藝之最。
第一期的幾個嘉賓交給了編劇團隊,很快就制作了無數笑點段子。
而嘉賓們也沒閑著,有些段子是外人不知道的。
誰寫不是寫呢。
嘉賓寫了也可以賺錢。
而最騷的其實屬于鋼蛋,這兩個人為了賺錢,自己寫段子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