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也能找到他和一些大佬的互動。
然而,沒過多久系統就對林冬提出了警告,原因是這位高手虛有其表,純粹靠吹牛皮拍馬屁和搶功勞在這個圈子里混。
其實這種人非常多。
尤其是互聯網這個圈子,把參與過的項目說成自己負責的,成功的項目全是自己出力,失敗的項目就因為沒有聽自己的。
隨隨便便整一點別人聽不懂的概念,就可以忽悠的那些老板一愣一愣的。
由于山海新部門剛成立,一時半會還真的沒有人發現他的貓膩,他慢慢地就能站住腳,摸準領導的脾氣,對癥下藥,然后低踩高攀,就算混不下去了,過兩年也可以出去繼續騙吃騙喝。
履歷上還會增加一條貓廠的工作經驗。
說不定還可以寫負責了《山海》的研發工作。
可惜,他碰到了系統。
克萊斯特出了公告,將他的皮扒的一干二凈。
隨后,又有幾個人自動離職。
估計是水平不夠心虛了。
林冬溜達了一圈,和員工打了打招呼,很滿意的發現以前那種個個頂著很眼圈的現象不見了。
他確實沒辦法一天到晚的盯著大家。
但他可以看眼圈啊。
還真別說,這一招老管用了,現在幾乎看不到幾個有黑眼圈的了。
林冬的目的地是河洛工作室,徐昌隆的地盤。
“徐叔這是干嘛呢。”林冬敲門進去。
“打游戲啊。”徐昌隆抬眼看到是林冬,連忙把游戲暫停到。
換做是其他部門,上班玩游戲的時候被老板給抓到了,可能還會緊張一下,但這里是游戲部門,研究游戲就是工作。
“徐叔打的這是什么游戲啊,沒見過啊。”林冬其實見過的也不多。
但他以為徐昌隆應該在玩《新金庸群俠特別版》才對啊。
游戲剛出來,還在內測。
“西山居早年的《天王》,以前經常打的游戲。”
“沒聽說過。”林冬的公司有游戲業務,他多多少少也會了解一些。
而且,沒事的時候也會玩游戲打發時間。
只是他從不沉迷,該拍戲的時候就拍戲,還始終不忘回家的遠大目標。
西山居的代表作應該是《劍俠情緣》,還有網游版的《劍俠情緣網絡版三》。
“哈哈,那時候他們還沒轉型網游,還在做單機,實在是可惜了……”
在華夏游戲的發展史上,華夏游戲制作者從未得到過相應的尊重,早期的盜板問題幾乎逼死了絕大多數游戲制作者,而2002年開始逐步興起的網游,更成了壓垮游戲制作人心態的最后一根稻草。
就連徐昌隆都去做過網游。
“是啊,人得有點堅持才行,我覺得做單機游戲挺好的。”林冬非常支持徐昌隆做單機游戲。
單機游戲再怎么賺錢,都幾乎只是一錘子買賣。
但是網游不一樣,國內的網游養活了一大批游戲公司,很多氪金手段讓國外那些大廠都攤位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