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妨看一下去年,也就是2016年,好萊塢大廠的成績單。
迪士尼一共推出了13部電影,這些電影在米果國內的票房達到了30億美元;推出25部電影的華納,在米果國內票房為19億美元;推出17部電影的福斯公司為15億美元;同樣推出17部電影的環球公司為14億美元;索尼雖然推出了21部電影,但該公司在米果國內的票房卻只有9.11億美元;推出了15部電影的派拉蒙,更是只有8.77億美元。
也就是說38億美元,比任何一家去年的票房都要高。
去掉發行和院線分成等等,票房產生的利潤更少。
沖擊力太大,讓他們覺得不太真實。
他們努力的控制著自己的表情,不能在華夏人面前丟臉,我們是米果精英。
“大概就是這樣吧,兩位回去之后立刻展開工作,配合著我們的紀錄片《大貓》在全球上線,到時候大家都能看到米高梅的新logo,這部電影算做米高梅今年的業績指標里頭了。”裴潛龍為了林總,還是不惜口干舌燥的叮囑了一番。
不管林總的野心是歐美電影市場,還是單純的想要把克萊斯特的品牌推廣到全世界,他都不希望林總會失望。
一百億美金,六百七十億的大投資,千萬不能賠本了。
“絕對沒有問題,發行方面我可以跑,我其實想確認一下,這些錢,我們真的可以做主嗎?”加里·巴伯終于還是選擇直接問了。
“一定程度上做主。”裴潛龍聽了這個問題之后,示意施珊珊這個總裁來解釋。
這個屬于公司的規章制度。
“三十八億會放在米高梅公司的賬戶里,經過米高梅財務部審核,然后報集團批準就可以使用了。”施珊珊說道。
當然不可能說你想拿就能全部拿走。
很多人帶著巨資流落到米果那邊,結果人家不僅不管這個錢合法不合法,還故意包庇,從而吸引更多的資金融入到他們的社會體系當中。
他們不會保護歪果投資者的利益。
所以,用一定的流程來保護資金的安全非常必要。
而派遣到米高梅的財務部,是進一步的保障。
“比如我有個朋友……”加里·巴伯試圖用舉例的方式來述說。
“噗呲!”接二連三,會議室里的高管們,都沒控制住自己。
老外那邊難道也流行污中生友嗎?
可憐的加里·巴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說錯了什么,難道這就是中西文化的差距嗎?
施珊珊忍住笑,為了不讓彼此的關系生隙,就給兩位老外普及了一下國內的這個網絡段子。
加里·巴伯也笑了起來,他連忙解釋說道:“但是我真的沒有無中生友,我說的是格拉漢姆·金,或許你們聽說過他的電影《無間行者》或者《雨果》。”
“我比較喜歡他的《預見未來》,非常不錯的設定,可惜尼古拉斯趙四沒能借此翻身。”杜啟喜很明顯聽說過這個人。
他和別人吹牛皮的時候,喜歡提起不同的導演。
導演系的人吹牛皮,也是必須有知識含量的,就像是初中生寫作文,名言是加分項一樣。
“是的,就是他。”這里有人知道老友,加里·巴伯非常的開心,他接著解釋道:“我的這位朋友,他一直想要把皇后樂隊的經歷搬上大屏幕。”
皇后樂隊,如果對這個名字陌生的話,提起WeWillRockYou,那就幾乎稱得上家喻戶曉了。
不過,這已經是他們組合解散之后的作品了。
2004年,BBC制作了一部關于《波西米亞狂想曲》的紀錄片,從樂曲出發,曾經的樂隊成員和樂曲制作人們得以回憶皇后樂隊的青春時刻。
自那之后,索尼便開始籌備這部傳記片,試圖更全面的展示這支傳奇樂隊的傳奇故事。
可惜,到2010年的時候,索尼把版權賣給了20世紀福克斯,徹底放棄了這個想法。
今年是2017年,七年過去,20世紀福克斯也并沒有把這部電影提上日程。
格拉漢姆·金希望有生之年能把這部傳記片拍出來。
一部傳記片,加里·巴伯希望用它來檢驗自己在新公司的權限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