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不講武德啊,朋友們,作為一個導演,就應該直面更強大的對手,這樣才能錘煉出精湛的專業水平。”杜啟喜很快就和是枝裕和的朋友們談笑風生。
不過,是枝裕和的朋友里頭也有不和諧的聲音,一個看起來比杜啟喜還老的家伙就提出了質疑:“喜君難道不知道電影充滿了不確定性嗎,你怎么知道自己的電影不會虧呢?”
“猜的。”杜啟喜回道。
實在太不按理出牌了,霓虹老哥哥以為他將會收獲來自一個華夏老哥哥的唇槍舌劍呢,沒想到人家一點都不配合。
“難道電影就只有賺錢一途,華夏的導演不應該如此的膚淺。”又一個,這位語氣非常古怪,大概能聽出恨鐵不成鋼的意味。
“只可惜我沒有來霓虹電影節。”杜啟喜嘆息。
不少霓虹導演都變了臉色。
這時候,他們才想起來,眼前的這位是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大贏家,而且不止一次。
杜啟喜這言下之意,就是我如果來了霓虹國際電影節,拿獎也輕而易舉。
這小子太狂妄了。
“各位,喜君年少有為……咳咳,而且他還是貓廠的電影投資負責人,掌管整個貓廠的電影投資,甚至還可以影響米高梅的決策,米高梅在幾個月之前,就已經被華夏貓廠收購了。”是枝裕和看情況有點失控,趕緊拉住了朋友們的韁繩。
他的這些朋友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
窮!
是枝裕和在他們中間都算是土豪了。
所以,是枝裕和給大家引薦了杜啟喜,目的是讓大家趕緊抱大腿。
可惜的是,這里頭還是有人忍不住嫉妒的心。
首日票房3.1億華夏幣啊。
這就是49億日元。
別說市場份額已經比不上華夏的霓虹,就算拿到好萊塢,這都是值得驕傲的成績。
去年霓虹本土,票房第十的是《愛寵大機密》,總票房42.5億日元,甚至都不如《山海1》第一天的票房。
《愛寵大機密》已經算是一部很成功的片子了。
故事情節相當豐富,劇情細節也很用心兩三條故事線不斷地匯合、分散然后再匯合,熱鬧好看。
第九的《信長協奏曲》46.1億日元,依舊沒有49億。
第八的是龐大粉絲群做后盾的《航海王之黃金城》,票房堪堪52億日元。
至于打破了霓虹歷史票房紀錄的《你的名字》,總票房也不過兩百多億日元罷了。
偉大的霓虹電影,在華夏電影市場面前,尊嚴被扯的支離破碎。
嫉妒讓這些人面目可憎,直接忘記了他們來的目的。
直到是枝裕和出聲提醒他們,他們才意識到這個一臉滄桑的華夏大導是金主爸爸。
華夏幣和日元長得不一樣,但金主爸爸的地位都是沒差別的。
“喜君的電影,我們霓虹人也非常喜歡,昨天霓虹票房三億日元,穩坐票房榜冠軍,里頭的文化考究的非常到位。”霓虹人喜歡華夏的文化,那是一種混合著羨慕嫉妒恨的情緒。
從恨不生為華夏人,到讓華夏變成我們的,現在是各種情緒混雜。
《山海1》全球同步上映,在多個郭嘉和地球制霸單日票房榜單,根據統計,除了華夏3.1億,其他郭嘉和地區加一起,大概也能過億的樣子。
“文化是刻在骨子里的東西,我并沒有刻意的去表達,但是它就是在那里。”杜啟喜被夸得心花怒放,但是嘴上依舊不饒人。
言下之意,我們的東西就是我們的東西,刻在骨子里,不是隨便學學就能學會的。
“喜君這部電影,大家都認為畫面絕美,不過,我更喜歡這部電影的配樂。”馬屁誰不會拍啊,這位叫做上田慎一郎就傾倒的很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