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知道他還能奮斗幾部戲,如果他愿意的話,沒有人會和他搶。
除了周龍星,周龍星碰到拍戲相關的事,就有點不太講人情。
現在周龍星接了《蜀山2》,徐怪接《蜀山3》順理成章。
問題在于,徐怪沒有了信心。
《蜀山1》票房太高了。
他想看看《蜀山2》,想看看周龍星把這部電影拍成了什么樣子。
記者還問了一些關于《孤城》的問題。
這是林冬執導的第二部長片。
很多人對這部電影抱有極大的期待,并且表示等上映了之后,一定要去電影院支持。
對此,林冬當然是敬謝不敏。
《蜀山2》有幾個票房他不那么在乎,這部電影和《靈山王4》一起,都是貓廠高管進行投資。
賺不賺錢,和他半毛錢的關系都沒有。
再說了,如果《蜀山2》賺大錢了,他這個主演之一,說不定還能給自己包一個大紅包呢。
就算只有兩百萬,也能買不少個包子呢。
假設一個包子——就拿比較出名的慶豐包子,人家是按重量算,折算一下,大概三塊錢一個。
兩百萬的話,就是六十六萬個包子。
繼續假設,不,這可能不是假設,林老板一頓早餐吃二十個包子。
快夠他吃一百年的了。
這不就包子自由了嗎?
所以,林冬希望《蜀山2》能小賺一點,但他絕對不希望《孤城》票房有多好。
《孤城》結算的話,那可是要入賬系統賬戶的。
因此,林冬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就各種解釋自己這部電影其實沒想賺錢,就是想還原一下當時的歷史真實。
就是想讓日漸沒落的功夫電影煥發新生命。
反正就是各種賣情懷。
一般情況下,都是大爛片才會賣情懷,正經電影也賣,可它們能賣的東西更多。
他心里想的是,最好大家一聽自己這么說,就干脆不抱希望再去電影院了。
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當他這邊回到后臺,那邊網上就已經有新聞出來了。
互聯網時代的媒體就是如此的有效率。
“從票房冠軍到《孤城》奮斗。”
“謙遜是一種風度,但實力怎么都擋不住。”
“年度最想看的電影,排名第一,我想看看不一樣的林冬。”
“功夫最后的輝煌,還是新紀元的開篇?”
“2018年開年大爆,多部電影表示改檔。”
“用最低調的話,炫最高調的耀,《孤城》來襲。”
人似乎都有一個毛病。
當存在利益關系的時候,你信誓旦旦的對他說,這東西非常好。
他一定覺得你是在為了賣東西而撒謊。
只有比較差的東西,才需要用這種方式。
但是,當你跟他說這東西不好,非常不建議他嘗試的時候。
他又會懷疑你在騙他。
有好東西,不愿意分享?
這種情況,在你替哥們去見網戀對象的時候,尤其的明顯。
你跟哥們說,這個太丑,不建議見了。
他往往會腦補出一副你看見美女,準備橫刀奪愛的戲碼。
所以,林冬過于謙遜的表現,被人各種熱炒。
大家反而對電影質量充滿了信心。
當然,這里頭少不了秦貝兒的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