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只是想想而已,用腳丫子思考,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非要授權一個獨家的話。
貓廠很明顯會選擇僅僅只授權給M站。
到時候,萬一劇像《天局》《玲瓏榜》那樣火了,M站的用戶又會有一次暴漲。
說到底,就是貓廠非要立牌坊。
這才給了大家喘氣的機會。
獨家也就意味著壟斷,就是二選一嘛,你要么在我這邊看,要么就不看。
貓廠要打壟斷。
自己的屁股就得坐得正,所以,他們的影視劇和綜藝之類的項目,最起碼也要授權兩家或者兩家以上。
授權多家,這是林冬要求的。
他表示,我想看這部劇,必須要開某鵝家的會員,我想看那部劇,必須開奇異果家的會員,等我兩家都開了,突然發現第三家有我一部感興趣的劇。
這尼瑪,我得開多少會員。
這合理嗎?
至少對消費者來說根本就不合理。
只是大家都習慣了,才不知不覺中就覺得非常合理了。
甚至還有人覺得,視頻網站也不容易,每年虧幾十上百億,實在是太可憐了。
你丫的為啥不拿出上百億接濟一下人家視頻網站呢。
貓廠很顯然是要推行這種簡單粗暴的對賭規則。
那些沒有分成好幾季的劇,也簡單,完全可以采用十集一分的衡量方式。
這部劇,前十集,點擊量多少,打分多少。
如果好,下一個十集就加錢,如果不好,就減錢。
什么,你說你只賣前十集的錢。
拜托,那點錢,你連本錢都賺不回來。
別管合理不合理,這種情況絕對能夠大幅度減少大爛片的數量。
華夏現在的電視劇越來越爛,而且爛的清新脫俗,很多都是前面幾集非常良心,幾集過后立刻滑坡式的開始爛。
都是平臺的采購機制決定的。
平臺采購的時候,就是看前頭幾集,覺得行就要,覺得好就給大價錢。
至于后面如何,誰特么還在乎啊。
只有少部分想要積累口碑,打算做長久買賣的,才會講以后。
比如有部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叫《黃金眼》(黃金瞳:你就直接說我名字唄),開頭真的挺不錯。
可后頭那都是啥玩意。
虎頭蛇尾都是抬舉它,虎頭泥鰍尾還差不多。
貓廠推行一邊播一邊算錢,也不是獨創,這個跟棒棒那邊有點類似。
那邊是一邊拍一邊播。
收視率高就多拍一些,收視率低就十六集,甚至更少的集數。
“都還在找,我打算親自操刀《全能高手》。”杜啟喜說道。
“你……”林冬不知道該說啥。
他也不確定。
杜啟喜是電影導演,而且還是大導,拍出來的電影票房和口碑都很好。
但是他沒拍過電視劇啊。
如果杜啟喜不拍電影了,開始拍電視劇,會不會好一些呢。
“冬子你放心,我不會坑你的。”杜啟喜非常的自信。
不就是拍電視劇嘛。
顏值+演技,劇情不拉跨,特效給我拉滿,最后再賣賣中二情懷。
我就不信這部游戲小說改編的不精彩。
“我放心個錘子呀,”林冬想了想,叮囑道:“雖然是游戲改編的,但是三觀得正,要給孩子們正確的引導。”
“嗯嗯,一定讓孩子們學好。”杜啟喜忍著翻白眼的沖動。
這話如果張錦程說,倒也可以理解,畢竟張錦程人家家里有崽。
冬子你連個女朋友都沒有。
你操心什么下一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