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是一代大宗師,雖然兩國有別,慶人依然表現了足夠的尊敬,禮敬之余便是好奇,天下人紛紛猜測,兩國聯姻雖然事大,但怎么也不可能驚動他老人家吧
北齊使團入京數日之后,苦荷親赴南朝的真實目的似乎顯露了出來。
原來北齊皇帝親修一封國書,言明愿與南慶修好,將去年草擬的那份協議延續萬年,兩國以兄弟相稱,不論尊卑,只敘新誼,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如此重要的一次談判,當然需要苦荷親自坐鎮,慶國皇帝手執北方同事的書信,沉吟數日,終是輕輕點了點頭,只怕也是看了苦荷三分薄面。
消息一出,天下歡騰,慶人縱使尚武,但終究也是喜好太平的日子,只是軍方隱隱有些憤怒的情緒,覺得如今朝廷強盛,正是一統天下的大好機會,何必整幾張紙套在自己腦袋上雖然不重,但讓呼吸總有些不順。
倒是老秦家那位軍方領袖將世事看的明白,毫不在意,只對最親近的幾人偶爾說過“如今北齊恢復的速度出人意料,幾年內總是不好用兵,這協議不過幾張紙罷了,到時候撕便撕了,咱們皇帝陛下當年又不是沒做過這種事情”
而苦荷南下京都的另一個目的,卻讓所有的京都官員百姓都跌破了眼鏡,他要收范尚書獨女范家小姐為徒
苦荷國師的理由倒也充分,言道年關陰陽交合前后數月間,天降祥瑞,正是天心仁厚之感,天一道持守天人合一之論,應天心而行人事,擇人間奇葩悉心栽培,為民謀福,方是正道。既然是奉天之舉,當然不囿于國土之限,北齊有祥瑞,故收一徒,南慶祥瑞現,自己自然要再收一徒,故而才親赴京都。
天一道宗師苦荷重開山門的事情,在去年就已經傳遍天下,但南慶人從來沒有想過這事情會與自己有什么關系,哪里想到天一道的關門女弟子會落在京都。
至于為什么會選擇范家小姐便成了眾人心頭的疑問,沒有太多人會聯想到遠在江南的范閑,畢竟范閑再如何囂張強大,也沒能力指使苦荷國師來為自己謀福利。
苦荷沒有解釋擇徒的標準,只是經由一些負責服侍的太監傳播流言,人們才知道,原來苦荷國師在京都偶游民間,曾于太醫院門口默立半日,事后面現溫賞,言道院中某女心性善良淳和,聰慧無二,實為良材。
當日,范若若正在太醫院“實習”,以這幾個月來學得的護理知識和醫道,細心照料院中的危重病人,不解衣,唇微干,汗濕冬日之衫,十分辛苦。
在這個世界上有句話叫做“文武無國界”,北齊莊墨韓的學生都在慶國當著大官,北齊國師苦荷要收慶人為徒,慶人只會覺得光彩,而不會生出別的感受,所以民間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反應,反而有些樂觀其成。
只是苦荷收徒,本來就是大事,而且收的乃是一位官宦家的小姐,自然要征求對方家中長輩的意見,而這事兒就連范建都不敢拿主意,又得入宮去請陛下的旨意。
在重重宮殿之中,慶國皇帝坐在龍椅上微微皺眉,沉默良久之后,只問了一句話“安之就這么不喜歡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