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國歷史上一次出現這種局面是什么時候?沒有大臣能夠想的起來,他們只知道,這二位大學士乃是文官的首領,如果太子無法從明面上收服他們,而只能用這種暴力的手段壓制下去,那么終究會出現許多問題。
朝堂之心的問題。
而這個問題,就在胡大學士被押往太極殿外的路上,馬上就展現了出來。當胡大學士與舒大學士在殿門處對視無言一笑之時,太極殿內肅立許久的文官們,竟是嘩啦啦跪倒了一大片!
黑壓壓的一大片!
……
……
“請太后三思,請太子殿下三思。”
足足有一半的文官在這一瞬間跪了下來,齊聲高喊!這已經不僅僅是在二位大學士求情,這已經是對龍椅上那對祖孫示威,是在告訴李家的人們,在慶國的朝廷里,不怕死的,不僅僅是二位大學士,還有許多人。
屬于長公主方面的文官,還有那一列一直沉默無比的軍方將領們,看著這一幕,不禁動容異常。他們不明白這些跪在地上的文官們究竟是怎樣想的,他們究竟想要什么?難道還真準備為范閑脫罪,難道真要阻止太子的登基?他們除了那張嘴,那個名之外,還有什么實力?
看著腳下黑壓壓的那一群大臣,太后覺得自己的頭中一陣昏眩,有些站不穩。太子的臉色也終于再難保持平靜,變得陰郁起來,他沒有想到,一封根本沒有出現在眾人面前的遺詔,竟然會給今天的登基禮典帶來如此大的禍害!
這世上真有不怕死的人嗎?應該沒有,如果文官都是如此光明磊落,不懼生死的錚錚之臣,那慶國還需要監察院做什么?
在這一瞬間,太子的神思有些恍惚,他不明白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反對自己,平時里根本察覺不到,眼下跪著的這些官員基本上都是中立派系……難道是范閑給他們施了什么巫術?
全殺了?
不殺怎么辦?
太子眉宇間一陣郁積的疼痛開始傳遍腦顱,在心里壓抑想著,范閑范閑,看來還是低估了你在京都的能量。
然而此時,已經坐回椅上的太后,唇縫里壓低聲音狠狠咒罵出來的一個人名字,才提醒了太子,這一幕群臣下跪進諫的場景,根本不是范閑所能發動。
太子這才想到,包括姑母在內,似乎所有人都已經隱隱遺忘了一個人。那個與姑母糾纏十余年,被陛下逼出京都,隱居梧州數年,而當年則權傾朝野、門生無數的慶國末代宰相——林若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