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數日后,京都守備師的騎兵終于趕回了京都的外圍,因為騎兵大隊里有一輛速度不可能太快的黑色馬車,所以整個速度被壓制的極慢。然而所有的人都沒有絲毫異議,他們甚至覺得越慢越好。守備師統領大將史飛這些天,一直陪伴著陳萍萍坐在車廂里,就像是個孝順的晚輩一樣,服侍著陳萍萍的飲食用水,起居休息,平日里還陪著他說說閑話,講講慶國的過去和將來,朝堂上那些引人發笑的政治超聞,或是那些頗堪捉摸的宮闈傳言。
真的很像是一位老大臣被子執輩接回京都養老,然而所有人都知道,實情并不是這樣。
此時天時已經入秋,當“請回”陳萍萍的京都守備師趕回京都時,很刻意地選擇了黎明前最黑暗的那個時辰,東面的天邊有一抹魚肚白,卻并不怎么明亮,沒有辦法將秋日京都清曠的天空展露在眾人眼前,眾人只是能嗅到清淡到了極點,竟是淡到有那么一絲燥氣的空氣,在自己的口鼻間來回串動著。
三千六百名騎兵,除了受傷的那幾十人外,其余的人全部拱衛著那輛黑色的馬車,來到了京都景陽門之外。
想必在路途上,史飛早已經將達州處的情況經由絕密的途徑,報知了京都內部的樞密院或是內廷,所以當這樣密密麻麻的騎兵,在黑夜中來到京都門前時,東門處的十三城門司官兵沒有絲毫驚愕,更沒有驚起一些不應該有的御敵信號。
城上城下是那樣的安靜,一片黑蒙蒙之中,偶爾能聽到兩聲馬兒輕踢馬蹄的聲音,東方的那抹蒼白只映了一抹在高高的京都城墻之上,將最上面那一層青磚照出了一絲肅殺之聲,最為努力晨起的一只鳥兒,從城墻的前方快速掠過,發出一聲歡愉有鳴叫。
吱吱沉重響聲起,京都城門難得一次沒有到時辰便打開了,沉重的城門在機樞的作用下展開了一個通道,將將可以容納一輛馬車通過,黑洞洞的,看不清楚里面藏著怎樣的兇險。
十三城門司的官兵們守在城墻之上,警惕而好奇地看著城門處,他們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為什么從頂頭上司,到那些外面出現的莫名其妙的京都守備師官兵都如臨大敵一般。
一應交接工作在一陣令人心悸的沉默之中做完,那輛黑色的馬車,在老仆人的控韁之下,緩緩進入了京都城門。
直到此時,這輛馬車依然在監察院老仆人的操控之下,這輛馬車,依然在車中那位老跛子的操控之下。城內城外的軍方重臣們,沒有一個人敢去強行奪下馬車駕夫的位置,更沒有人更掀開車簾,去驗明一下里面那位老人的正身。
史飛沉默地看著那輛馬車進入了景陽門,然后看著城門緩緩地關上,他知道自己的任務終于完成了。在臨行前,本以為京都守備師要付出無數人命才能完成的任務,竟然就這樣輕松地做到。后面沒有自己的什么事了,不論陛下對于自己沒能完全完成任務有怎樣的怒氣,史飛也不在乎,他只是怔怔地看著那扇緊閉的厚重城門,心里浮起了無數復雜的情緒。
慶國朝廷文臣對于監察院,對于監察院的那位老跛子,都是在恐懼之外多有厭惡之情,他們認為這個老跛子就是陛下的一條老黑狗,逢人便咬的恐怖家伙。而在軍方大人物們的眼中,監察院是自己最忠實可靠有力的伙伴,雖然他們對于陳萍萍也有無限的畏懼,然而此時此刻,史飛卻忽然覺得,這位寧肯單身回京,卻也不愿意讓監察院和軍方大戰一場的老人家,很值得自己敬佩。
他沉默許久后,緩緩地揮手,帶著三千多名各有復雜情緒,逃出生天之喜的京都守備師士兵,緩緩離開了厚重的城墻,噬人的城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