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詩經里邊,就有這樣的詩句“燕燕于飛,之子于歸”。老百姓是把燕子當成了出嫁的姑娘,每年春天就會回娘家來的。你想想,自己家的閨女,能不歡迎,能不喜愛嗎?
或許正是因為這些原因,這兩只小燕子的到來,才會令小丫這么高興,因為在小丫頭心目中,這才是一個完整的家。
實際上,不僅如此,在田小胖家后院的幾棵大楊樹上,還有幾只喜鵲也正在扎窩。只是和小燕子一比,喜鵲窩簡直就是粗制濫造的豆腐渣工程,就是用些樹枝橫七豎八地壘起來,四處漏風不說,更毫無美感可言。
形容一下的話,如果小燕子是心靈手巧會繡花的小姐,那么,喜鵲烏鴉之類就是粗手大腳的使喚丫頭。
天漸漸眼擦黑,燕窩只壘了一小半,估計還得兩三天才能完工。無論對人還是對鳥來說,蓋房子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兩只燕子也累了,就落在院子晾衣服的鐵絲上,抖抖翅膀,梳理梳理羽毛,嘴里不時發出幾聲細膩的呢喃。因為這兩只小生靈的到來,整個院子里,顯得是那么的祥和。
吱吱吱——小猴子也伸著小爪子,指著鐵絲上的那對燕子,估計也發現家里多了新成員。
田小胖伸手拍拍猴頭,以示警告:“以后不許禍禍燕子,知道嗎?”
這小猴子比熊孩子還淘,必須提前打打預防針。小白很是委屈地摸摸腦袋瓜,然后嘴里發出嘎嘎的叫聲。
兩只燕子很快被叫聲吸引,展翅升空,盤旋一陣之后,竟然落到小白的腦瓜上。
這下子輪到小猴子得意了,它轉身面向田小胖,咧著嘴唇子一個勁得瑟:知道偶的本事了吧,別以為就你能引鳥——
你能——田小胖也覺得好笑。
大晃也瞧得眼熱,舉著手機往小白跟前湊合,然后蹲在小白身邊,也piapia拍拍自己的腦殼。兩只燕子根本不搭理他,展開翅膀重新升空,只留下大晃在那抬頭癡癡地望著。
幾天之后,燕窩也就壘好了,田小胖注意到,燕子還叼來一些軟草絮窩,一切就緒,就總會有一只燕子趴在窩里,看樣子是開始孵蛋。反正他也搞不清楚燕子的公母怎么區分,不知道是哪只在趴窩。或許和炕頭的老母雞一樣,是母鳥在擔任這個辛苦的差事吧?
第二天早上,田小胖挑水回來,看到小白順著窗戶爬到燕窩下面,小爪子還伸到燕窩里面,似乎在掏鳥蛋。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這下可把小胖子氣壞了,正準備把小猴子揪下來狠狠收拾一頓。卻見小猴子拿出一枚鳥蛋,然后又給塞回窩里,再拿出一枚,又放回去,來來回回折騰了五次。
而那只趴窩的小燕子,也沒啥激烈的反應,只是用小尖嘴輕輕啄啄小白的猴爪子。瞧得出來,那樣子充滿了信任。
數完了鳥蛋之后,小猴子這才爬下來,直接從窗戶翻進屋里,又湊到老母雞跟前,把盛水的小碟子遞上去。老母雞正熱呢,也就美滋滋地喝起來,渾然不管小猴子的另外一只小爪子已經摸到它的身下,撫摸那些雞蛋。
這小猴崽子,到底想干啥?田小胖也有點看不懂,反正只要不搗蛋就成,于是也就不再管它。
吃早飯的時候,包有余上門,說是這幾天利用農閑,把從前的一只小木船修補一下,叫田小胖跟著抬到月亮湖那邊試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