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田小胖和薩日根又挖出來三株老山參之后,薩日根徹底服氣了:管他什么棒槌不棒槌的,有了這三棵老山參,當棒槌又能咋滴?
唯一遺憾的是,這三根棒槌,比最初挖出來那一根,差了一個檔次,達不到寶參的標準。但是,也僅僅是稍差一些,在當今這種自然條件下,依舊十分難得。
薩日根抬棒槌的手藝雖然比包大明白差了點,但是也依舊完整地把這三株老山參給抬出來,足足花了兩天的時間。這樣一個壯漢,都累得腰酸背痛。
叫他干這種精細活,真有點張飛繡花的架勢,難為根哥了。
三株老山參,就吊在田小胖家的幔帳桿上,慢慢陰干著。凡是來他家竄門的,都要觀賞一番,嘴里嘖嘖稱贊。
雖然這參最后還是要歸入合作社的賬上,但是田小胖也欣喜異常。準備等人參干透之后,好好包裝一下,往首都和省城的山貨店,各送去一株,當做鎮店之寶。
原本那價值百萬的人參,畢竟從品相上來說,差了那么點意思。
忙活幾天,田小胖也就在家整點好酒好菜,款待根哥。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吃水不忘挖井人,好好犒勞娃娃一番。
田小胖估摸著,娃娃能種出老山參來,肯定不是偶然,搞不好,以后每年開春,都會來這么一次。
看著娃娃樂呵呵的小模樣,田小胖心里不由感嘆:還真是個寶兒啊!
不過呢,下次可不能把人參種在地頭上了,一回兩回還成,多了就有點解釋不清。所以田小胖單獨找娃娃聊聊,告訴小家伙,下次再有這種情況,就去林子那邊。
這樣一來,也就不急著把人參挖出來了,放在林子里,慢慢養著唄,需要的時候再動手不遲。
而且隨著這些人參不斷生長繁殖,相信,過上幾十年,老山參對他們來說,就不再是稀罕物。
忙忙碌碌中,除了水稻之外,大田都種完了。村民就全力以赴,開始采挖山野菜。田小胖沒啥事,天天也領著小學員,漫山遍野瘋跑。
一段時間下來,這些小家伙別的變化不明顯,飯量都普遍見漲。
其實,變化都體現在醫護人員每天都會記錄的病例上,對比來看的話,你就會發現,這些小學員,語言能力越來越強,越來越樂于交流,每一天,都有新的成長和進步。
“大師父,今天咱們干啥活呀?”這天早上,集合之后,小虎就急著向田小胖詢問。
“干爹昨天說,領著俺們去林子里采野菜。”小囡囡抬抬手里的小籃子。
林子里最好玩啦!小學員們都興奮起來,因為在林子那邊,可以看到更多的小動物。
醫護人員都發愁了:這些小野馬駒兒進了林子,不好管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