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盛華和江楓之間這小小的互動,落在外人眼里就顯得格外奇怪。
像是某種神秘的交流,只不過他們都沒看懂。
站在許成的角度,是裴盛華做菜的時候遭遇了瓶頸,江楓發現了然后給了裴盛華一個眼神的暗示,裴盛華恍然大悟終于解決這個難關,在完成之后抬頭感激的看了一眼江楓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裴盛華:???)
“彭師傅,剛才裴師傅的三套鴨是有什么問題嗎?”許成好奇地問道。
“他口子劃小了所以沒塞進去,又加了一刀估計最后鎖味不會太好,算是一個失誤。”彭長平解釋道。
許成恍然。
許成掃了一眼場上的所有廚師,以他專業的美食評論家的角度,他覺得最后成品會非常出色的應該是徐師傅和阿諾廚師。
徐師傅從一開始就在調制高湯和泡發魚翅,很顯然是要做高湯魚翅菜,譚家菜中最為精華的就是燕菜鮑魚和魚翅。無論徐師傅做的是哪種魚翅菜,最終的成品應該都相當不錯。
這就是原材料的優勢。
阿諾廚師做的菜許成幾乎一眼就分辨出來,實在是太有名了,阿諾廚師做的是他的招牌菜之一,同時也是他的成名菜——牛肉塔。
名字聽上去比較平平無奇,但直譯過來這道菜的菜名就是牛肉湯,菜如其名,這道菜就是用牛肉搭成的一座小塔。
不同部位的三塊新鮮牛肉,經過腌制等一系列處理,在用最原始的方法于炭火上煎烤,煎烤成三塊不同火候不同熟度牛肉。然后再將這三塊牛肉根據部位和紋理切塊,再切成薄片,依次疊成一做高度在五厘米到八厘米之間的小塔,放進烤箱再烤上十分鐘,淋上醬汁和切牛肉時切出來的汁水,才算完成。
這道菜其實還挺考驗食客的,因為這道菜公認的最美味的吃法就是把它從高到低切下一塊,然后一口包入嘴中。
吃這道菜注定不可能擁有優雅的吃相,而且嘴小的人也不方便一口全包。
阿諾廚師當初就是憑借這一道把區區三塊牛肉做出了堪比千層餅口感,層層疊進妙不可言的菜品,橫掃全美,一菜成名。
當然,后來阿諾廚師在西餐界站穩腳跟之后這菜就不怎么做了,因為實在是太麻煩了。
又費時又費力。
許成原以為阿諾廚師會把這道菜當成殺手锏,在決賽的時候做,沒想到連半決賽都沒到阿諾廚師就做了。
讓許成不知道是該感嘆阿諾廚師自信,還是該感嘆阿諾廚師殺手锏很多。
現在阿諾廚師還在煎牛肉。
“阿諾要做什么菜你知道嗎?”彭長平突然問道。
許成愣了:“牛肉塔吧。”
“牛肉塔?”彭長平很顯然不知道這道菜,阿諾廚師橫掃全美的時候他還在家里養貓呢。
許成沒想到彭長平居然不知道阿諾廚師的成名菜,便跟彭長平解釋起這道菜的美妙之處。
就這樣,在場外人員小聲的討論聲,場內的切菜聲,腳步聲,煎炸聲,炒菜聲和咕咚咕咚冒泡聲中,比賽終于進入到了尾聲。
漫長的比賽是很折磨人的,尤其是在大家都很認真都很接近全力全神貫注的情況下。
當然,江楓還挺摸魚的。
他甚至還有時間重操舊業,拿蘿卜雕了一些用于裝飾的小造型,不忘初心雕了佩奇全家。
雕蘿卜只是中間閑暇的插曲,到了四點也就是比賽接近尾聲的時候江楓已經開始干活做起了杏仁露。先前雕好的蘿卜雕在廚藝臺上擺成了一排,儼然成為泰豐樓處于臺上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媽媽,快看,佩奇!還有喬治!”卡在飯點來的韓攸信一進場就看見了泰豐樓出廚藝臺的一排蘿卜雕,并且在蘿卜雕中精準鎖定了佩奇和喬治。
即使他已經過了喜歡佩奇和喬治的年紀,看見如此熟悉的蘿卜雕還是不免有點小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