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拐右拐,拐來拐去,很彎不僅急而且陡,沒點技術真不敢開。
走著走著又沒信號了,韓朝陽放下手機,好奇地問:“教導員,路邊這些洞是干什么的,這一路過來看見好多個,陰森森的,是不是人死了,在山上挖個洞,直接把棺材塞進去?”
杭教導員下意識看看路邊,扶著方向盤笑道:“想象力挺豐富,猜錯了,這些不是什么棺材洞,是水窖,全是以前挖的,下雨時雨水會順著露面流到窖里。以前沒現在這條件,舍不得用水泥黃沙,就簡單的挖一個,下面會滲漏,上面會蒸發,根本保存不了不久,現在全廢棄了,沒什么人用。”
原來是裝水的,韓朝陽想想又問道:“教導員,左邊這么陡,山那么高,還是土山,會不會踏下來?剛才經過的那個小村子,好多民房也是蓋在山腰上,有高有低,房子后面就是土山,如果下雨引發泥石流怎么辦?”
真是杞人憂天!
不過也可以理解,畢竟他從未來過大西北,從未來過黃土高原。
杭教導員點上支煙,耐心地解釋道:“小韓,我們龍道縣的地形以山溝梁峁為主,海拔兩千兩百多米,年降雨量350毫米左右,蒸發量卻高達1600毫米以上,常年干旱少雨,自然條件差,農民靠天吃飯。如果每年都會下幾場能引發泥石流的大暴雨,對我們來說真不是什么壞事。”
“不下雨?”
“也下,但下得少。”
“這一路過來沒看見河,天又不怎么下雨,莊稼怎么澆灌,人畜喝什么?”
“所以說我們這兒的農民是靠天吃飯,莊稼根本不提什么澆灌的事,至于人畜飲水,主要靠雨水收集。家家戶戶有水窖,有的一家有幾個。新式的,球形的那種,一般建在院子下面,能儲存幾十立方,正常情況下生活用水沒多大問題,但今年不行,今年是旱年,雨水少,好多人家的窖里都快沒水了。”
“人都喝不上,莊稼怎么辦?”
“夏糧已經絕收了,秋糧減產估計也成定局,”想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那些親朋好友,杭教導員輕嘆道:“我大哥家院里和院外的五眼水窖已經枯了半個月,幸好鄰居只有一人在家,每天可以從鄰家水窖里挑兩擔水,才解決眼前的問題。”
“難怪一路上看不見綠色植被,原來遇到了旱年。”
“還不是一般的旱年。”
杭教導員凝重地說:“正常年份的降水量在350毫米左右,干旱年份降水量280毫米左右,而今年上半年全縣的降水量不及干旱年份的零頭。有些村的水窖全干了,村民們沒辦法,只是開三馬子去有水的鄉鎮買水。水倒不算特別貴,五塊錢一方。但運輸費用高,有的要跑五六十公里,一方水的成本將近50元錢,更遠的村一方水拉運成本能達到八九十。”
抗洪可以加固大堤什么的,抗旱怎么抗?
周圍沒有水源,老天爺又不下雨,農民大多住在山腰上,往下挖也挖不到地下水,韓朝陽終于意識到杭教導員的頭發怎么亂糟糟的,警服為什么這么臟。
正暗想到了新營派出所之后一定要跟同行們一樣節約用水,杭教導員突然笑道:“小韓,你是我們的福星,你一來氣象臺就說今明兩天有雨。看這天色,看天上的那些云,氣象臺應該沒預測錯。”
看云識天氣,小時候好像學過這么一篇課文。
但韓朝陽也只是學過課文,抬頭看看天空,怎么也看不出有半點要下雨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