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朝陽其實也吃差不多了,單位有急事,幾位長輩很理解,黃爸更是讓開車回去。
黃瑩現在是“難得”回一次“娘家”,家里有客人,晚上還得陪陪馬老師,沒跟著一起回,反倒是苗海珠以此單位有事為借口急急忙忙跟下了樓。
“你下來干嘛,正研究幫你買房呢!”
“研究給我買房,跟我商量過嗎?”苗海珠砰一聲帶上車門,氣呼呼地說:“開車開車,干正事要緊!”
“輕點行不行,車是我家的,別拿我家車撒氣,”韓朝陽瞪了她一眼,扶著方向盤一邊開車一邊說:“苗姐,不是我說你,你真有點生在福中不知福。有父母支持不丟人,有父母支持能少奮斗幾十年,這也是綜合實力。”
“坐享其成還坐出道理了!”
“這不是坐享其成,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的父母把我們含辛茹苦撫養大,還給我們買房,還操心我們的個人問題,等我們將來做父母,一樣要為孩子操心。這是代代相傳的,是約定成俗的道理。”
“你這是歪理。”苗海珠不想聽他再嘮叨,苦著臉說:“什么買房,我爸我媽是擔心我嫁不出去!”
“難道不是嗎?”韓朝陽忍不住笑了。
“不說這些了,你煩不煩,”苗海珠掏出手機看看時間,好奇地問:“剛才電話誰打的,到底什么事?”
韓朝陽簡單解釋了一下,苗海珠覺得難以置信:“康所就算沒吃過豬肉也應該見過豬跑,怎么可能不先確定下嫌疑人身份!”
“我也覺得不太可能,先去看看吧。”
……
火急火燎趕到高鐵站工地,康海根正坐在門衛室里間看監控。
“康所,小錢和小劉呢?”韓朝陽帶上門問。
“在里面,跟民工們在一塊兒。”康海根拿起警務通,翻出在逃人員的信息,一臉不好意思地說:“我來時請小陳去民工宿舍確認過,宿舍里是13個人。生怕搞錯,還調看過監控,結果還是搞錯了。有個身材、發型跟嫌疑人很像的民工來串門兒,你說這是不是太巧了!”
韓朝陽反應過來,禁不住笑道:“就知道您犯那樣的低級錯誤,放心吧,只要沒走漏風聲,他肯定跑不掉。”
苗海珠不太放心,忍不住問:“康所,有沒有確認來串門的那個民工的身份?”
“確認了,檢查過他的身份證,而且只是身高發型和臉型有點像,五官并不像,口音也不一樣。”
搞了烏龍,第一時間打電話通報。
韓朝陽不僅沒絲毫瞧不起康海根的意思,反而平添了幾分尊重,暗想他是真把自給兒當普通民警,什么事都商量著辦,沒哪怕一點領導的架子,并且這段時間從未對接警平臺的工作指手畫腳。
想到這些,韓朝陽低聲問:“康所,您有沒有問過其他民工,他們干活的工地能不能住人,我們要抓的這個胡慶林會不會直接過去,晚上不來這邊睡?”
“直接去工地的可能性不大,我問過,那邊雖然有宿舍,但他的被褥和行李早上全搬過來了,這么冷的天沒被子蓋,工棚里又沒暖氣,他怎么住。”康海根從口袋里掏出一小本子,接著道:“我問到了他的手機號,擔心打草驚蛇,一直沒敢打。”
“跑掉了和尚跑不了廟,也沒必要打。”韓朝陽再次看了一眼嫌疑人的照片,把警務通交還給了康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