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辰暗暗思量,倘若連消愁都不是自己要找的刀,恐怕不如消愁的刀就更不是了。又想起那晚鐘離已答應說出得到蛇劍的地方,可后來又被他岔開了話題,再后來他就逃了,如今只知道那地方大約在南越國蠻州。若在大虞找不到刀,不知去那里能不能找到。
季茶全然不知洪辰心思,自顧自地說:“等去完神仙大會,咱們就可以再去天京,它可是三國九州最繁華的都城,聽說光一個皇宮就比許多城都要大。到時候再溜進皇宮,嘗一嘗御廚們做的菜肴。若是運氣好,能碰上那狗皇帝,你就過去一刀把他‘咔嚓’了,我提了皇帝狗頭坐上龍椅,嘖嘖,全九州再往后五千年的人,都會知曉我采茶人之名!”
洪辰對于殺皇帝并無興趣,只笑了笑,道:“你這么想名揚天下。”
“那可不?名可是世上最好的東西,不論好名還是惡名,總有人想出。”季茶越說越興奮,乃至眉飛色舞起來,“你人長再漂亮,家里再有錢,若不出名,幾十年后不過黃土一抔。墳前墓碑整得再好看,來個人給你砸了,也便成了別人家墊臺階的爛石。唯有揚名立萬,名字才能刻在史冊上,留在傳說中,過了百年千年,世上還有人提起你。”
洪辰說:“我倒希望沒人知道我。現在我也算出了名,可要想去人多的地方,要么得戴假面皮,要么得蒙著臉。如果沒有一個人認識我,我就能露出真正的臉,到小攤上慢慢去吃一碗清湯掛面。”
季茶哂笑:“合著你的人生追求,就是吃碗掛面。”
“人生追求……”
洪辰又陷入了迷茫。
從來沒人和自己提過這個詞。在桃源時,每天只是砍竹子,喂竹鼠,向菜地施肥,跟掌柜換米,給師父燒飯,而桃源中每個人也都過著差不多的生活,日復一日,天復一天。
離開桃源前,洪辰只以為自己也將一輩子過同樣的生活。直到有天師父在河邊扎了個竹筏,讓自己站上去,再解開了栓竹筏的繩子:“等找到了那把刀,再回桃源來。”自己站在漂流而下的竹筏上,大聲問師父:“刀,是什么樣的刀?”師父卻只笑,不說話。
所以剛聽到人生追求一詞的時,洪辰先想起的還是尋刀,但轉念一想,倘若尋刀就是人生追求,等尋到刀以后,人生豈不是沒有了追求?若尋刀不是人生追求,自己的人生追求,又該是什么?
洪辰只覺得,這幾十天遭遇的困擾,遠多于從前十幾年。在桃源時,只需要聽師父的吩咐,把竹子砍好竹鼠喂好,每日打交道的對手大抵是蛇蟲,最大難關無非烤竹鼠時碰上極不友善的賣魚強。出了桃源,面對廣大天下卻無所適從,以至于只能跟一個連真名都不知道的家伙又偷又搶又殺人,明明只想找一把刀,卻有不知道多少人恨自己入骨,畏自己如虎,想殺自己后快。
一股惶恐感籠罩上心頭,將這些日子游歷天下的新鮮感和冒險做事的刺激感都給壓了下去。洪辰突然很想回桃源,回去繼續過單調乏味的日子,哪怕每天聽師父說三個時辰神叨叨的話,幫掌柜砍六捆竹子,再挨賣魚強九頓毆打,都比繼續行走在這陌生天下要強得多。
然而想終究是想,尋不到刀,桃源也就不能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