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一個偏僻貧窮的小村子。
這個地方叫白石鎮,聽說是因為當年這附近山上出產一種白色的石料礦產,所以往來的生意人令這里富碩一時。
但時過境遷,這里早就破落的不成樣子。街道兩邊的房子盡是年久失修的黃土坯子,鎮子外原本高大氣派的城墻也塌了半邊,城樓上朱紅的木漆早已斑駁脫落。
放眼一看,小鎮皆是灰撲撲的一片,就連街上的行人也是神色匆匆,深秋的勁風吹著漫天黃土,隔了好遠一處才有小販子擺攤兜售些瓜果。
但就是這樣一條街上,卻有兩個行人格外引人注意。一個穿著寶藍色的馬褂,騎著高頭大馬,書生氣概之間卻帶著幾縷迷茫和憂心。
“你看這和風輕輕萬家燈火,無不落魄,噠噠的馬蹄聲,這次會不會又是一場美麗的誤會。”
“少爺,康老師親自寫信給你,叫你到京城去主持幫他新政,怎么會是誤會呢?”
他的伴當倒是個很開朗的人,也騎著一匹馬,雖做男裝打扮但卻是個俏麗的姑娘。
這兩個人正是要趕往京城的譚嗣同和仆人九斤。康有為和梁啟超等人在京城組織公車上書,少帝甚為感動,準備實行維新變法。
譚嗣同在民間素有聲望,康有為又覺得他是個治國之才,特意寫信教他上京。譚嗣同素有普濟天下之心,加上他與康有為是舊交,一接到書信就立刻動身赴京。
街邊一個木架搭成的棚子,上下兩層,邊上掛起草簾子做遮擋,就算是個簡陋的茶棚。這是鎮上唯一的一家飯館,兩人走的饑腸轆轆,正好進來吃點東西。
老板親自端來一碟干果招呼客人,放在桌上笑問道:“公子這是上京啊?”
譚嗣同點點頭,笑道:“老板的眼光真好。”
“不是我眼光好,而是公子您氣派好,一看就知道是官道上的大爺。”老板笑瞇瞇的微微躬身,一番話說得譚嗣同都有些不好意思。
旁邊的九斤倒是十分得意,忍不住道:“這次你的眼光就差一些了,他現在還不是官爺,但到了京城就是了,而且還會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那種。”
康有為的書信中說,少帝十分欣賞譚嗣同的才華,要對他委以重任。九斤打從看過書信,就一直在憧憬自家少爺飛黃騰達,治國平天下。
譚嗣同咳嗽一聲,打斷九斤。轉頭向掌柜道:“麻煩給我上點吃的,有的人肚子餓了,餓的連嘴都閉不上了。”
九斤正說到興頭上被譚嗣同打斷,又不敢和少爺還嘴,只好不服氣的撇撇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