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的時候,淺水清躺在床上睡覺。
有人敲了敲了他的床,然后低聲說了句:“出來。”
是戚天佑。
“什么事?”
“去聊天。”戚天佑回答。
“。。。你還真是好興致。”淺水清懶洋洋的爬起來。不管怎么說,自己的頂頭上司喊自己一起去數星星,他就只能奉命行事。
夜空下繁星點點,滿天星光。
戚天佑抱刀而坐,就在營外的一處小山坡上。
由這里,遙遙可望斷龍山。
那里,正是三重天所在。
“五年了。”戚天佑悠悠長嘆一聲:“我從軍到現在,已經有五年了。有時候我自己都驚訝我還能活到現在。”
“我到覺得,你從軍五年,到現在才剛坐到旅尉這個職位,爬升的速度,實在是慢得有些驚人了。”淺水清一屁股坐在戚天佑的身旁,接他的話茬笑道。
在軍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三日可為校,千日難為將。”
意思就是,作為一個士兵,如果你作戰勇敢,殺敵無數,也許三天就可以坐到衛校的位置上。但是無論你怎樣表現,就算花上三年時間,都很難掌一營之兵,成為游擊將軍。
之所以有這種說法,完全是因為就算你身為衛校,同樣要沙場參戰,幾乎每戰必沖鋒在前,死亡幾率極大。而對衛校的評選,通常直接由上級軍官從下級中選拔。有時候由于戰事打得太慘烈,死人太多,根本就無需選拔,直接就由當時官銜最高的士官自動接任,事后再進行承認即可。身為衛校者,不需要懂排兵布陣,只需要作戰勇敢,懂得如何貫徹實施上面下達的命令就可以了,因此升官極易。除非是小型戰役,衛校一般很少有單獨指揮戰斗的局面出現。象駐馬店發生的戰事,對沐血來說,簡直是一生也難得有一次的機會。也因此,他輸給碧空晴那是半點都不冤枉。畢竟后者可是名副其實的沙場大將。
身為營主,就完全不同了。
在天風軍制中,關于營主的解釋是這樣的:掌一營之兵者,拜游擊將軍。為將者非必要時刻不得親自出戰,擁有獨立之生殺大權,可自立營號,自建衛隊。(軍例,非戰時期,衛隊人數不得超過屬下兵員百分之五,戰時可翻倍,鎮以下將軍衛隊,屬軍中編制。鎮以上衛隊屬軍外編制。)功高位顯者甚至可以自領軍制,自掌一地。俸祿優厚,可得府宅賜第,自屬領地。轄三衛,領3000正規兵。
正因為營將不是陣前將,所以升衛校易,升營將難。營將不死,只要不犯大錯,手下衛校,旅尉就算立功再多再大,頂多賞賜些金銀財寶,總不能把自己的位置讓出去吧?戰時還可臨時擴編,加封幾個將軍,可戰后就需重新撤編,安養生息。到時候多出來的將軍們怎么辦?軍隊的編制該多少人還是多少人,大家都那么容易升官,誰還當兵去。反到是占城奪池之后,到是有空缺給功臣分發了。但那也是絕對的僧多粥少。所以倘若誰以為立了些功勞就可以一步登天,身居高位,那才叫滑天下之大稽呢。
因此,衛校與游擊將軍雖然只是一步之差,卻有著天地之遙。
天風帝國這些年來雖屢戰屢勝,攻城掠地卻是有限,封將便更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