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儀的一切理論,其實都是在為一個強大而長期的大一統的帝國服務,卻并不適合用于一個戰事頻繁的戰國年代里。他的好戰必亡的論調雖然正確,卻從不提由誰來亡,怎么才能亡。
等老天來亡嗎?
可以想象,假如這本書真得是在天風四世皇帝的授意下所著,則其所謀的確深遠。
秦儀后來,據說是死在當時的四世皇帝手中。因為他很憤怒秦儀將這本書廣為傳播,幫助其他國家強盛,并造謠污蔑天風將亡。但是碧空晴指出,這肯定是一個陰謀,其用意就是讓各國君王更加重視這本書。事實上,除了深受其害的止水,天下不讀此書的君王少之又少。他們或許可以不相信其中的某些論調,但是對其獨特的見解,淵博的學識,歷歷道來的各國歷史和充足實例以及精辟的分析卻不能不嘆服。而在這種情況下,要想不受此書的影響,就難上加難了。
碧空晴指出,這本國論,其實就是天風人蓄謀已久的文化戰。他們通過這種文化戰,讓他們的敵人接受被動保守的治國觀念。同時,使用大量的錢幣買通各國重要官員,推行此書。
但是天風本國,卻在嚴禁此書的傳播,繼續他們武威昌盛的理念。
“原來是這樣。”淺水清微微點了點頭。
一場勝利的戰爭,或許可以為自己的國家帶來顯而易見的好處,但終歸是有限的。但是一場影響深遠的文化侵略,卻可以讓許多國家不戰自潰,其影響巨大,后果嚴重。
軍事戰爭的好處,在于其效果可以立竿見影。但是戰爭是雙刃劍,一旦輸了,其付出的代價也是可怕而巨大的。
而文化戰則大大不同。它或許需要幾十甚至上百年的時間來體現出來,但卻是筆一本萬利的生意,且包賺不賠。
其付出的代價小不說,其收益也是可以長達數十年上百年的。
這個人,就靠一本書,兵不血刃地化解地了周邊諸國之擾,為天風人的后期軍事行為奠定了堅實基礎,對天風人來說的確是貢獻良多。就算淺水清一口氣拿下了三重天,在秦儀的蓋世之功面前,也只能自嘆不如。
“既然這樣,為什么孤正帆最終還是出兵了呢?”淺水清問道。
碧空晴回答:“為了讓孤正帆出兵,羽文柳被迫答應了驚虹人五個條件。”
羽文柳,就是現在的止水國主。碧空晴既然入了天風軍,也就直呼其名了。
不等淺水清問他,他就繼續說道:“一:驚虹人出兵之后,止水人也要跟著出兵。但有所下,皆歸驚虹所有。二:割讓止水人一省領土。三:止水人必須拿出五百萬兩白銀酬軍。四:開放海路通關之權。五:將羽文柳最心愛的女兒臨海公主,嫁給孤正帆的兒子,孤遠影。”
這五個條件,是典型的喪權辱國的條件。
難怪孤正帆明知天風人的強大,卻也要兵出寒風關,與天風人硬碰一場。
世人舍命不舍財,確有其道理。
淺水清不由嘆息:“可惜啊,他還是晚了一步。如果他在京遠城被下之前就進攻,或許,止水人就真得可以無憂了。而止水,最終也還是被我們打得無力出兵。”
碧空晴悵然道:“這還不都是因為羽文柳不舍他那最小的女兒,拖拖拉拉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