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林中興沒有騎兵,而撲滅火線,打出缺口需要時間。
時間,對戰爭來說就是生命!
對碧空晴來說,這條火龍本就是用來爭取時間的,只要能拖到虎豹營和熊族武士全滅對手,就已足夠。到時候對手不滅火,自己還要滅火呢。
哪怕對手在短時間內制造出火線缺口,從如此狹窄的地形通過,經受兩邊的火勢燒烤,也足以讓這一道道缺口變成死亡地帶。而火線后守護的兩千名戰士也不是站著吃素的。何況碧空晴還在千方百計為對手制造混亂,欺負敵軍行動效率低下的碧空晴,就是吃準了護民軍要完成這一高難度動作,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與代價。
滅火,永遠比放火要困難和艱巨得多。
久經訓練的鐵風旗要放火,還得付出兩千條生命之餌作為代價,何況是雜亂的護民軍要在如潮攻勢下滅火?
掌握了戰爭主動權的將軍,通常都是擁有勝利的將軍,這一點,是毫無疑問,且千古不變的。
當然,戰場上的有些變化,是他也沒想到的。事實上,這個變化來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以至于碧空晴最初被搞了個措手不及,險些錯失了大好機會。
這刻林中興固然在喊,但是卻沒幾個士兵能聽見他的喊話。
最糟糕的是,這一次他的呼喊,其傳令效果已經減弱到了最低限。
即使是在正規軍隊里,戰爭一旦出現混亂局面,許多將軍最擔心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指揮失靈,中樞神經的指揮線出現故障。
一旦指揮線路出現故障,導致自己的命令無法及時下達,即使再英明,再天才的將軍也無法挽回敗局。
為什么很多名將在打一場必勝的戰爭時,往往卻會出現莫名其妙的昏著敗著導致慘敗?其原因有很多就是因為這種指揮系統的失靈。
正所謂亂棍打死老師傅,就是這個道理。
碧空晴的目的,就是通過火線的升起,八臂連環弩和百弩連機的瘋狂打擊,逼迫對方出現慌亂局勢。他不指望對方潰敗,但是至少可以延誤對手的判斷和執行能力。八臂連環弩盡管是火弩,但這點火勢缺乏易燃物的幫助,根本不可能在廣闊地區造成多大傷害。但是由于火勢而引發的騷亂,卻會因此增加。
前線百弩連機面殺傷,后方八臂連環弩穿透傷,就是出于這樣的戰術目的。
因此,林中興的呼喊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不,事實上它起到了一點作用,但這點作用引發的后果卻是可怕到沒有任何人想到的。
。。。。。。。。。。。。。。。。。。。。。。。
混亂初起后,傳令兵已經很難將命令及時傳達到每一支作戰部隊的基層指揮官耳朵里。后面的人能聽見林中興的喊叫,前面的人卻在大聲吵嚷中和大量的弓弦拉張齊放鳴音中幾乎失去了聽覺的能力。周軍降卒被火勢逼迫和護民軍的人擠在一起,有的人要殺他們,有的人要他們投降,有的人大聲求饒,有的人要反沖火線。雜亂的組織,無法統一的號令,終于使得這支原本就很勉強組織起來的部隊出現了重大的戰術執行缺漏。
后面的人想上去滅火,前面的人被大火熏得煙燎火烤難以燃燒,只想退回來,兩側的人因為聽不見也得不到命令只能向中間擠,而中間的人受四面對撞沖擊,被擠得大聲喊叫,奮力向外推。少數人因為驚慌,看到后方起火,以為后方也被對手燒了起來,自己被火場包圍,難逃一死,完全喪失了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