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擊戰,歷來是戰爭中最值得令人稱道的戰爭。
它總是很容易被寫進戰爭史中,然后被后人評價。
歷史上絕大多數伏擊戰,都產生于對手的無能上,而不是自家的英明。
因此,要打一場出色的伏擊戰,通常建立在兩個基礎上。
自己的優秀和對手的無能。
歷史上的經典戰役,本就多出自良才與庸才之間的交手,真正的優秀將軍間的對決,反而大都平淡無奇,因為誰也不會輕易就上誰的當。
而淺水清,他就必須要在這種情況下狠狠地算計石容海這個并不能算是庸才的對手一把。
對石容海這樣來的老軍旅來說,每一次進出這樣的天險絕地,必定會出入小心,派出大量人馬探察仔細,把守各處戰略要地,扼守出入路口,控制高處,然后再讓大軍分散通過,絕不給對手絲毫可以伏擊和全殲的機會,必要時可能反過來利用這種地形給對手一個沉重的打擊。
所以,要想在這種地形伏擊石容海,最重要的是怎樣完成伏擊,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而不是完成之后怎樣打。
為此,淺水清和沐血絞盡腦汁布下了這個請君入甕的把戲。在沐血部一路逃亡的過程中,石容海帶著他的人曾經不止一次進出過風鳴峽谷,那個時候,由于沐血在前,石容海在后,每一次,石容海都是小心翼翼派出大量戰士控制周邊才敢放心進入。但是在這段時間里,沐血卻沒有安排任何伏兵。他看上去就真得就象一只喪家之犬,被石容海追得根本就沒有反擊的能量,令石容海麻痹大意。以至于在回程之后,盡管石容海依然小心,但是其執行命令的戰士,在心理上卻已經產生了懈怠,從而使得執行力度也大大縮小。
而在暗處,淺水清卻早已調動兵力埋伏在風鳴峽谷一帶,等的就是石容海回援時給予的致命一擊。
這個計劃看上去簡單,但在執行上卻需要經過精心策劃與準備。擅長于走鋼絲的淺水清,總是在經過一系列精心策劃與準備后做出驚天豪賭。
山頂之上,無數人影在同一時刻現身,為首的一人高大威猛,正是拓拔開山。他穿著阿提親手為他縫制的鎖子甲,站在頂峰,手上還舉著一塊大如磨盤的巨石。
“石容海!你完了!”拓拔開山高聲大吼。
他將手中的巨石向谷下扔去,掀起漫天雄厚氣勢。在他的領頭下,無數巨大的石塊被士兵們所推動,一起轟隆隆的滾落下來,一路奔波跳躍,帶出可遮天蔽日的巨大黑幕。
巨石以雷霆萬鈞之勢砸下,落在谷口的兩端,兩支負責把守的千人隊頃刻間被砸得人仰馬翻。與此同時,上千捆茅草樹枝連綿不斷地從山頂扔下,大批的荊棘營戰士手持火箭,向著谷中射出無數星亮火點。
巨石斷路,火焚山谷,本就是峽谷伏擊最簡單,最直接,傷害最大的辦法。
進入谷中的護民軍,仿佛就是下了鍋的餃子,轉眼之間成了任對手揉圓搓扁的結局。
一場血雨腥風的屠殺式戰斗在這刻上演,巨石如流星墜落,火焰掀起焚天狂潮,滾木傾砸,飛箭如雨,戰士們在哀號,敵人卻在瘋狂的大笑。
隨著火箭的不斷射落,空中漫天的火流星帶著死亡的呼嘯將整個峽谷都點燃,大火升騰焚燒出熾天狂焰。
先頭進入山谷的部隊遭受到的打擊可以說是毀滅性的。他們身處狹窄的路段,毫無防備且缺乏還擊能力,只能任由對手肆意屠戮,發出慘烈的呼吼與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