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日之后,淺水清將兵書正式修好,終于決定將它拿出來公諸世人。
這本兵書的出爐,如一枚新的重磅炸彈轟然在蒼天城炸響,這一響,一如趙狂言的死,對后世影響之深遠,遠超當代。
自天風有建以來,帝國每多雄兵良將。帝國尚武之風甚濃,子民以效死報國為先,然,從未有一位世之將軍可著書成作。
當年的天可汗沙思汗,縱橫馳騁草原之際,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兵法之道,存乎一心,無一定之規,無常用之法。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兵法之道,沒用固定的規矩和方法,用兵不可拘泥,不可一成不變。因此,在這樣的思想基礎上要想寫一本軍事兵法著作,其難度可想而知。
兵書不同于普通的文章,文章可以作得花團錦簇,只要寫得漂亮,自然可人人稱好。兵書,卻是要天下武將,用自己的親身經驗去體會,去認可認同,甚至于去學習。
當年烈狂焰初領一營,戰敗之后,潛心學習兵法,在這里,他真正學習得不是用兵之道,而是帶兵之理,戰陣相生相克之術。
淺水清曾經說過,這個世界缺少了一些東西,就在于這個世界,缺少一本真正的以如何用兵為理念的軍事著作。
自他從軍以來,也曾遍閱大陸軍事著作,然所有的著作,幾乎都與用兵之法,戰陣之道有關,更多的是講習戰術布局上的學問,卻鮮少戰略大局方面的考量。在這里,戰略并非不受重視,而是在這個缺少百家爭鳴的文化盛世的年代里,人們很難用一本單純的軍事理論著作,來系統的描述戰略全局的概念。
而淺水清的淺氏兵法,就是在吸收了孫子兵法的精髓之后,借鑒于自己的帶兵經驗和這個世界特有的一些用兵法門所寫出來的。
也因此,這本兵書一經問世,就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
天風歷107年6月12日,淺水清正式將這本兵書拿了出來,呈獻世人。
此一舉動,令朝官震驚。
兵書之舉,看似簡單,卻意義非凡,影響深遠,文化戰的魅力與能力,別人或許不知,南山岳卻是清楚明白得很。
誰也沒想到這段時間淺水清窩在自己的將軍府里什么事也不做,到最后竟然會倒騰出這么一本兵書出來,這一招,雖不是對南山岳的打擊,但卻勝似打擊,且其沉重處,遠超以往。
而蒼野望當時對淺水清搞這本兵書也是吃驚非常的,然在他看過之后,終忍不住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