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葉君真不忍心欺負洛天鴻。
聊儒學,他能把老頭說的吐血,你信不信?
葉君淡聲道:“洛老,怎么知道本王對儒學有研究,先前本王說過,已經很久不作詩詞了。這段時間一直在研究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兵家的思想,雖然晦澀難懂,但依舊讓本王受益匪淺,既然洛老有興趣,那我們就一起聊一聊儒家吧。”
聲音落下。
長亭上圍觀的眾人,皆是不可置信的看著葉君。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兵家,天下真的有這么多思想?
總感覺葉君在信口開河。
不知道,并不代表沒有。
但洛天鴻卻知道家,佛家,法家,兵家學派的存在,就算是他也只是聽說過而已。
沒想到葉君如此年輕,就開始研究各家的思想,他是集各家之所長于一身?
葉君的確是在裝比。
可就連裝比都那么的濕潤圓滑有彈性。
還讓人找不出一點毛病。
洛天鴻看了眼葉君,一臉肅然,“逍遙王既然對儒家儒學有研究,是否可以回答老夫幾個問題?”
葉君道:“請!”
“逍遙王可知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葉君淡笑道:“儒家思想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五倫與家族倫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輕徭薄賦,抨擊暴政,力圖重建禮樂秩序,移風易俗,保國安民,富于入世理想與人文主義精神。”
洛天鴻臉色驟變,嘴角微微抽動了,不敢相信葉君對儒家思想認識如此透徹。
與之相比,他是儒家弟子,卻認識不及葉君透徹,“逍遙王可知儒家主張的互敬互信是何解?”
葉君又道:“對待長輩要尊敬尊重,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為官者要清廉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分內事。”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統治者要仁政愛民,。
“君事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人要有抱負且有毅力,“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要尊重知識,“朝聞道,夕死可矣“,善于吸取別人的長處,“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以及“君子遠庖廚“等。
洛天鴻又驚又喜,瞳孔放大了幾倍,聲音顫抖道:“你......竟對儒學了解如此透徹,敢問逍遙王師從何處,可是儒家圣學的巨子?”
葉君搖了搖頭,笑道:“本王自己研究的,在洛老面前獻丑了。”
說著。
他頓了下,繼續道:“不過,天下學派,百家齊鳴,儒家只是其中之一,本王要走的路還很長,也不知道什么時間才能把百家思想全部研究透徹,好在本王還年輕,有的是時間。”
洛天鴻見葉君緩緩起身,連忙騰起身影,上前抓著葉君的手臂,“逍遙王對儒學的認識,老夫望塵莫及,不知以后還有機會向逍遙王請教?”
葉君道:“當然,洛老這么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本王豈能不給機會。論武大會還有一段時間才結束,歡迎洛老隨時來驛館請教,費用給你減半,本王等你!”
看著葉君離開的背影,洛老輕嘆一聲,“大才,驚世之才,老夫輸給你一點都不冤。”
洛天鴻表示自己輸了,輸給才學比自己高的人,他覺得并沒有什么。
這是一種君子間的切磋,雖敗猶榮,反而有種惺惺相惜,相見恨晚的感覺。
“虞兒,送客吧,今日開始關閉府門,任何人不得進入洛府。”
“還有以后你不用以南楚第一才女自稱了,今日之后,南楚再無才子。”
洛虞:“.......”
眾人:“.......”
洛天鴻踏步離去,留下眾人呆若木雞的站著,不知何故,臉火辣辣的疼,心如刀絞。
南楚再無才子。
那他們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