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接到了一些教練員的反饋,問題主要是反應新任田徑隊短跑項目教練蘭迪-亨特爾先生的,我聽說很多這位從美國來的教練好像到訓練局還沒多長時間,就很受運動員們的喜歡,很多人都在像他求教。不過,好像,我們的教練員不是這么說想的……”
訓練局一間會議室內,馮舒友面色陰沉如鐵,正看著眼前十多名在雅典奧運會之后,入選國家田徑隊的諸多教練們,猛然伸手在桌子上拍了拍,大聲吼道:
“我們我們的一些教練員,恐怕還是一直存在小作坊的生產意識,除了把運動員視為私屬、生怕別人染指外,還事無巨細親力親為、替運動員包辦打點一切事情,把師傅教自己的東西又原封不動傳給運動員。不會尋求外界的幫助和支持,也不接受發展變革的理念和方法。
這樣的結果是什么?是辛苦了自己,又耽擱了孩子,最后的結局只會是兩敗俱傷,不歡而散。
我們是要低頭努力,但也要抬頭看路,兼容并蓄,吸收其他國外的優秀經驗。作為教練員,尤其是當你們手下的運動員達到一定的水平后,這樣高水平的許多實踐體會不會教科書上不會有,就是你們教練員自己都不會了解和理解,不要把直接的心態放得特別高,教練員和運動員是非常顯著的教學相長共同進步的關系,不是你們大權獨攬,在遙控著運動員去做這做那的……
時間越來越緊迫,接下來按照總局統一要求、加強政治領導、狠抓思想教育外,還根據形勢和條件的發展,在科技助力、條件改善和創新發展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給予全方位的保障。對于有能力創造更高水平的運動員,能夠實現和突破田徑項目運動的運動員,我們應該要組建一個全方位的工作團隊,從工作流程、訓練比賽規劃、飲食起居、醫療恢復、科技服務及具體安排等按專業化要求開展了深入細致的工作。
中心和團隊的工作,都體現了另一方面的正確理念和有效地工作方法,幫助有能力的運動員盡最大可能減少后顧之憂,全力以赴爭取進步……”
于偉利在桌邊,聽著馮舒友先是從進來田徑隊內,因為蘭迪-亨特爾抵達之后,引起的一些變化,再到了田管中心的要求和工作方向,一番話洋洋灑灑幾乎不帶停頓,大概明白了馮舒友和田管中心一些領導的意見。
蘭迪-亨特爾是按照“走出去,請進來”這個大的工作方針下特約聘請的頂級名教,他來之后的工作方式,使得不少老派的教練們感覺到了不舒服。
尤其是蘭迪-亨特爾過往的成績和特殊的身份,還有他和運動員打成一團的教學方式,使得他在田徑隊內十分活躍,除了葉欽的訓練工作之外,也得到了其他田徑選手的喜愛,這不免讓原來的一些教練有所危機感。
雅典奧運會之后,孫潮生教練帶出了中國男子田徑項目在奧運會的第一枚金牌運動員,已經是讓這一潭死水的男子田徑項目感到了沖擊,現在又來了個蘭迪-亨特爾,很多人恐怕是開始覺得難過了。
“抨擊蘭迪-亨特爾在訓練場放音樂,要求運動員睡懶覺,還有跑長城上去訓練這些東西,哼哼……”
于偉利不由得輕笑一聲,搖了搖頭,他這些日子已經看懂蘭迪-亨特爾這養做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