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這邊,肌肉很脹。”葉欽拿起雙手的胳膊左右指了指,然后又拍了下腿部,“小腿感覺還好,大腿,一樣有些酸脹,另外就是臀部,以及腰部,都感覺到酸澀,后背的話……”
葉欽微微伸展了一下肩膀,聳了聳肩胛骨,接著說道,“感覺還好,沒有太大感覺,不過,腹肌,我能夠感覺好像比以前要硬實了一些。現在總體感覺就是疲憊,不是那種力量耗盡的疲憊,我覺得自己還有力氣,但身上的肌肉給我一種酸痛的感覺。”
“OK!你可以先休息一下,我們待會再進行下一組的訓練。”
蘭迪-亨特爾滿意地笑了笑,轉而和身旁的的中年男子道:“陳,麻煩你記錄一下,爆發力訓練的第五天,葉欽的肌肉和身體的反應很大。”
“好的,蘭迪教練。”
陳中州笑著點了點頭,他今年三十歲出頭,是隊里安排他給蘭迪-亨特爾做助理教練,他從體育學院畢業,也在體校和地方隊工作過幾年,能成為蘭迪-亨特爾的助理教練,還能夠參與到對葉欽的訓練,他很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
運動員的名聲看賽場上的名次和成績,教練員的名氣,則來自于手底下出了多少優秀的運動員。能夠跟隨頂尖教練學習,并且參與優秀運動員的訓練,這對于有志于從事教練行業的人來說,都是難得的機會。
拿起準備好的本子,開始記錄葉欽的訓練效果反饋,整個本子上,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表格,各種訓練方式,訓練內容,都精細化到了每一組完成的時間。幾分,幾秒,十分細致。
每一天葉欽的訓練,陳中州都需要記錄詳實的數據,以及運動員生理和心理反應,這不止能夠直觀的反應一個運動員的受訓情況,還能夠為后來訓練其他人進行佐證。
成為體育教練,要么就是運動員出身,退役后轉行,通過自己豐富的職業生涯和受訓經驗,完善鞏固,然后傳遞給訓練的運動員。另外一個,就是跟隨其他教練吸取執教經驗,自我總結學習,通過自己對于運動員的訓練,再進一步積累。
“葉欽的訓練反應比我想得要大,等基礎力量和專項力量訓練完成一個周期后,我開始要進行下一步的技術訓練。”
葉欽休息之后,蘭迪-亨特爾思索了一下,轉而把自己后面的訓練計劃跟陳中州說了一遍。
“技術訓練是可以,不過,側重點是否還是放在專項的力量上,我看葉欽的爆發力還是偏弱。”陳中州放下手里的筆,翻看了一下手里筆記本的后面幾頁,開口回答道。
“我們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有幾個,一是改進起跑技術,葉欽在這點上還有著非常大的進步空間,如果能夠得到最佳的效果,我覺得葉欽很快百米就能跑出10秒50以內的成績。目標方式的話,應該放在改進起跑器設置,加大前七步的步長以爭取前15米獲得最佳時間效果,這是百米運動員經常訓練的重點,葉欽雖然不跑百米,但200米一樣適用。”
蘭迪-亨特爾思忖了一陣,接著說道,“至于說的側重點的問題,陳,爆發力當然是重中之重,但不用急于一時,只要按著訓練計劃走,以葉欽的年齡,兩三年之后,會得到十分巨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