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欽,你前半程剛跑太快了,完全沒有節奏,300米的時候你就沒勁了。”
6月8日,美國紐約,伊坎體育場內,蘭迪-亨特爾皺著眉頭,看著剛剛跑完了一組400米的葉欽,神色有些凝重地說道。
“呼……呼……”葉欽雙手撐著腰,站在一邊的跑道上,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好一會似乎呼吸順暢了一些,才回答道,“教練,我是想試試看,自己前半程盡可能快,大概到了什么階段會出現明顯的速度下滑。”
“我知道你是想放開你習慣的前半程節奏,但葉欽,這不是說讓你完全丟了節奏,這樣不行。”蘭迪-亨特爾似乎微微蹙著眉頭,前幾天尤金站的比賽結束之后,師徒倆對于這方面已經有過溝通,都在進行葉欽400米項目上的調整。
稍稍頓了頓,才接著說道:“不用說400米了,就是100米,你自己都知道,除了起跑和加速之外,保持最高速度的奔跑也不過就短短的一二十米。你需要的是合理的分配好你的速度,葉欽,你的速度能力不弱,但體能并不足以支撐起來,你適當的還是要將前半程的體能和速度分配得更為合理一些,這樣才能保證你沖刺的時候更加有沖擊力。”
“還是很難卡好這個點。”
葉欽點點頭,回想了一下剛剛跑完的400米,感覺上并不是那么簡單,還是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和一二百米的短跑項目不同,四百米項目從槍聲響起之后,是不能完全拼著最高速度去跑的。一二百米,只有將自己的速度加起來,然后悶頭沖向終點線就可以了。
而400米項目,需要考慮的東西就多了。
體能和速度的分配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
即便是最頂尖的選手,為了能夠保證自己的中后半程的體能和速度,都需要在前半程適當的控制著節奏。
當然,也不是說,不能放開去沖去跑,但這樣的跑法,就是二百米一過,基本上身體乳酸過度堆積,體能消耗過大,幾乎后面可能就是完全跑不動的。
普通人是這樣,職業的頂尖400米運動員依舊逃不開這條規律。
只不過相對于一般人而言,職業400米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更好,體能充沛,肌肉耐受力強,即便是按照一開始就全速沖刺去跑,跑出來的成績也還能夠看得過去。
但當所有選手都處于一個水平線,彼此見并沒有那么大勢力差距的時候,合理的跑動技巧對于運動員來說就十分重要了。
在貝勒大學測試400米之后,邁克爾-約翰遜向葉欽提出,可以試試放開一些前面的節奏去跑,葉欽在尤金站的時候做了這樣的嘗試,效果很顯著。
但跑得也十分艱難,最后五十米的沖刺,幾乎壓榨干了他所有的力量,跑完就倒,在沖過終點線后的那一段時間,他幾乎連站都快站不住了。
“這需要時間,我們不能操之過急,你現在是職業運動員的成長階段,現在的任何一點技術上的調整,以后都會關系到你整個職業生涯的成敗與否。”
蘭迪-亨特爾面容冷峻,對于葉欽說的問題,他也在考慮。
提前抵達美國貝勒大學,蘭迪-亨特爾就是為了和克萊德-哈特能夠一些交流,結果很明顯,改變節奏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