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相信你在400米和200米上的能力。”馮舒友在一旁也是點點頭,“但現在還是需要作出取舍。”
在開賽之前,田徑隊對外的宣布就是以鍛煉年輕的運動員為目的,這也是在抵達赫爾辛基之前,隊里明知道賽程沖突了,還能夠答應葉欽兩個項目都參加的原因。
和蘭迪-亨特爾報著的想法類似,他和于偉利都不是急功近利的人,將來最大的賽場還是在08年的燕京奧運會。現在一屆比賽里兩個項目,葉欽都要參加,這是好事。
一來,能夠達標參加世錦賽的運動員就那么幾個,這一次幾乎就是奧運會的翻版。在男子200米項目上,依舊只有葉欽和楊耀兩人,而400米也同樣只有葉欽一個人。
二來,他們也都想看看葉欽在大賽里兩個項目表現得最為出色的是哪一個。奧運會的時候是男子200米,但葉欽自身卻是練400米的,包括平常的訓練都是以400米為主。如果能夠摸準了個人能力的特質,以后燕京奧運會不論參加哪個項目,都能夠及早的進行專項能力的訓練和備戰。
現在主要的問題就是天氣,大雨,而且可能是暴雨,這對于一個運動員的挑戰就不小了。
昨天和今天的兩日比賽,有不少項目和好幾個組的運動員就受到了大雨的影響,一再出現了比賽中止、延遲的情況,甚至有不少運動員在等雨停的過程中凍得瑟瑟發抖,這對于選手保持狀態是十分不利的。
8月9日兩場比賽,8月10日三場比賽,如果趕上大雨的話,對于身體的消耗,負擔,以及變化的氣溫導致出現傷病的概率都大為提高。
為了保險起見,馮舒友和于偉利兩人實在有些坐不住,在男子200米和男子400米項目上,應該要做出取舍。
少年人熱血上頭,不管不顧,他們卻不能如此。
“馮指導,于指導,你們再讓我想想。”
葉欽坐在位置上,沉吟了半晌,其實從到赫爾辛基之后,發現天氣陰沉開始,他就有些不太好的預感。
“行!”馮舒友沒有開口,于偉利卻是先說話道,“明天你還沒有比賽,你可以再想一下。我和馮指導的意思是,你可以多在200米上下下功夫。況且,我們也不會讓你直接退賽。”
葉欽點點頭,明白于偉利話里的意思。
作為一名運動員,像世錦賽這樣的舞臺,如果他有報名兩個項目,但只參加一個項目,另外一個項目退賽,雖然符合規則,但多少會給人一點消極比賽的意思。對于樹立運動員正面形象不是那么好。
但要解決也很簡單,預賽的時候,一個項目發揮好,另外一個項目多做一些保留淘汰出局就可以。
而在項目選擇上,他的200米目前整體來說,看起來要比400米還要好一些,畢竟這從雅典奧運會的成績也能夠看得出來。
馮舒友見于偉利這般說,也不再多說,起身宣布了散會。
離開前又深深地看了一眼葉欽,無聲地嘆了口氣,畢竟是年輕的運動員,能在兩個項目都達標參加世錦賽,有這樣的運動員他本身高興的來不及,但現在卻不得不做出點取舍。
為什么在賽前低調出征,為什么強調是鍛煉隊伍,就是馮舒友對于幾個奪金點都信心不足。
他也同樣沒敢指望葉欽都能奪金,但在200米上或許能夠爭奪獎牌,再不濟保證200米晉級決賽。至于400米,葉欽當前的成績和個人能力他也清楚,相比較而言有機會晉級決賽,但更進一步就不太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