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來到田徑場的時候,正看到了楊耀還有章裴孟和蘇丙天、古凱幾人一起訓練。
同樣是接力訓練,不過卻是2對2的陣容,楊耀和章裴孟一組,古凱和蘇丙天一組,一組200米,進行對抗性的訓練。
“老袁,這蘇丙天是你從粵省帶回來的,這兩年進步很快啊!”
于偉利在場邊看著蘇丙天和古凱一組兩人飛快地穿越了跑道,不由得滿意地點點頭。男子短跑的接力陣容現在可以說是相當不錯,不但拿到了奧運會接力賽的參賽資格,還史無前例的拿到了男子100米和200米的三個參賽名額。
“現在還嫩了一點,下個月的世青賽,準備讓蘇丙天去參加試試看,多積累一些比賽經驗。”袁郭華站在一邊笑了笑,對于蘇丙天他目前還是頗為滿意的。
原本按照他對于蘇丙天的看法,恐怕對方成長應該是沒有這么快的,但這兩年國家隊的氛圍確實很好,而且幾名教練先后從IMG學院還有蘭迪-亨特爾那里學到了不少東西,在訓練方式上幾步非常大。
這一點其實從整體上現在國家隊還有各自地方隊里,能夠跑進10秒50健將級的運動員的數量的增多就能夠看得出來。
甚至一些訓練方式已經流傳到了體校和一些普通大學中學里,加之這些年田徑項目的熱度層層推進,可以說運動員整體選材的范圍變得非常廣。
對于田徑項目,甚至說是體育項目,其實想要發展起來最主要的一個是大范圍的普及和推廣,包括訓練手段和知識,另外一個就是整體青少年身體素質的提高。
在袁郭華那個年代,拋開什么訓練方式不談,單獨是身體素質上來說,能夠選拔出來的人數和現在比起來就差了不少。
從**十年到千禧年又是一個臺階和門檻,到了現在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而且隨著訓練方式的改進,這些年在青少年比賽當中,明顯男子一二百米成績有抬頭的趨勢。
按照這種情況發展下去,或許再過上個六年八年,很多地區性的比賽,估計就能夠有優秀的苗子百米可以進11秒,甚至是達到一級運動員的水平。
這在過去是不敢想的,曾經不少全國性的比賽,運動員奪冠的成績也常常只有10秒40左右的成績,但按照這個發展勢頭,即便國內不會再出現葉欽這樣在男子短跑項目上具備世界級統治力的選手,起碼短跑項目也能夠朝前提升一大臺階,甚至還能夠再誕生幾名破10秒大關的運動員。
“唉,葉欽今天沒跟著一起練呢?”
李琦教練看了一會兩組人的訓練,抬頭看了一眼遠方的跑道上,那里葉欽正在一個人獨自奔跑著,場邊是葉欽的助理教練陳中州緊跟著一起在計時。
“分組對抗的時候葉欽不上場,只有合練的時候,他會在最后一棒登場。”袁郭華顯然知道男子4×100米接力隊內的情況,這種訓練方式還是他提出來的,以接力項目帶動個人項目,絕對不是說說而已,接力隊除了要加強默契,同樣也要加強對抗性。
不過對抗項目的時候,多數時間葉欽都排除在外,畢竟實力層面相差比較大,偶爾刺激一下隊員們還可以,長期的話,反而會讓許多隊員產生了懈怠和無力感。
“走吧,過去看看。”
于偉利看著幾名教練員,搶先一步朝著葉欽所在的位置走了過去。
他們剛剛經常之后,就看到葉欽在進行全場的400米跑,而且跑完了400米并沒有完全停下來,而是多跑了半圈,也就是600米。
這很顯而易見,訓練的就是耐力,而且很明顯,練的是400米的后半程耐力。
今年葉欽的奧運會參賽的項目除了男子100米和200米之外,同大阪世錦賽一樣,四百米依舊有參賽。
這一次燕京奧運會,在葉欽的刺激下,男子100米和200米都能夠有好幾名運動員參賽,但是400米項目,目前來說依舊只有葉欽一人。
葉欽放棄400米項目專注男子100米和200米其實也是可以的,只是葉欽一直不想放棄400米項目,即便平常練得稍微少了一些,但并沒有完全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