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這個時間點南方天氣已經漸漸轉暖,不論是枯萎了一個冬天的草皮,還是道路兩旁的綠化樹,都逐漸萌發出了綠芽。
一些草木繁盛的公園景點地區,更是綠油油的一片,讓不少踏青的人看的賞心悅目。
上午,盛海新莊國家隊訓練基地,器械室。
葉欽背負著230公斤重的杠鈴,正在進行負重的力量訓練。
現在已經是4月份,很快接下來5月開始各種大獎賽就將紛至沓來。
吸取了去年燕京奧運會的教訓,今年葉欽對于柏林世錦賽之前的備戰并沒有采取少參賽只參加大賽的戰略,而是希望通過各種大獎賽和黃金聯賽,讓自己能夠始終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
這樣對于身體的負擔是不小,但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這種方式無疑更能夠讓他保持競爭力。
自從年初葉欽肌肉出現拉傷之后,到了現在已經過去了三四個月,傷病基本上已經痊愈,正式開始投入到積極的訓練之中。
力量是短跑運動十分重要的基礎素質,可以說爆發力和絕對速度能力,都來源于肌肉的強大爆發。
一名短跑運動員,如果離開賽場的跑跳訓練,只在健身房進行力量訓練,都能夠保證起步和爆發力不會退步,甚至有所提升也說不定。
當然,如果距離稍微遠一些,配套的其他跑步訓練自然是不能少的。
像體育界很多人都知道的,不少舉重和體操運動員短程幾十米的爆發力都頗為客觀,幾十米的距離甚至有些比專業的短跑運動員還要快,而當把跑動的距離拉伸到60米或者100米,那么其他需要強大爆發力的項目的運動員,自然不會是專業短跑運動員的對手。
這里強調的至少力量,核心力量,是田徑運動員、短跑運動員不可或缺,需要不斷訓練、保持、增強的一個內容。
針對于這方面的核心力量訓練,葉欽也有自己一套完整的體系,大重量的快速力量訓練,小重量的適應性訓練,還有輔助以各種手段的其他訓練方式。
這也是國內和國外訓練接軌之后,包括蘭迪-亨特爾等國外教練帶進來的理念,在原本國內的訓練方式中。
跑跳類項目,多數時間重心就完全放在了跑跳之上,而忽視了其他整體聯動的訓練內容。
這幾年其實國內短跑成績正在快速提升,這種提升不單是指如葉欽這樣的個人,而是隨著新的訓練理念,還有國內大環境的轉好,經濟的發展等等。
在中小學生還有體校生之中,很多優秀的苗子都正在冒了出來。
不少一線城市的重點中學,能夠達到二級水平,甚至接近一級水平的人數都在逐年增加,從這個方面來看,長遠來說國內短跑項目的競爭力應該會逐漸提升。
全民身體素質的提高是最為關鍵的一點,在此前連營養都跟不上的年代,即便再好的天賦,很多人都練不出來跑出不來。
“裴萌啊,你的力量還是需要好好提升啊!”
隨著葉欽正在進行一組又一組的深蹲訓練,旁邊負責保護的袁郭華朝看著有些咋舌的章裴孟笑著說道。
“這個……教練,我繼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