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女子100米的比賽成績沒有出乎人們的預料,冠軍和亞軍都被牙買加隊的謝莉-安-弗雷澤和克倫斯-圖爾特獲得。美國選手卡梅麗-塔杰特則拿到了季軍。
值得一提的是,上一屆女子100米項目上,當時冠軍和亞軍的成績都還在11秒01,這一屆女子前三的成績都跑進了11秒,并且達到了驚人的10秒73、10秒75和10秒90。
雖然這一成績距離傳奇女飛人喬伊娜所創造的10秒49還有不斷的距離,但從側面上也看得出,當前不論男子還是女子短跑項目的水平都在提升。
葉欽以前和尤塞-博特了解過,在牙買加的短跑是一個全國性的項目,也是一個能夠改變人生命運的項目。
很多少年少女,從七八歲到十幾歲開始,天不亮就會被教練從家中僥幸,在村子的斜坡,黃土路,或者其他地方,進行著各種奔跑訓練。
條件其實十分簡陋,訓練也很艱苦,很多少年人最終都沒能堅持下來,中途淘汰或者因為各種經濟、天賦等原因去從事了其他各種工作。
但最終那些有天賦能夠堅持下來的少年們,都迎來了一個輝煌燦爛的前程。
這里面尤塞-博特和阿薩法維爾都是這樣,從進入小學少年時代,被人引領進入到了短跑項目上,就開始各種訓練。
要說人種基因,其實加勒比海域中美洲的諸多國家基本上人種都是差不多,包括西非黑人等等。雖然這些國家也誕生了不少出色的短跑運動員,但相比起牙買加全民的氛圍,依舊遜色了不止一籌,誕生和爆發的世界級巨星更是差得更遠。
看牙買加和美國隊的比賽,葉欽能夠從心底感覺得到當前國內的短跑水平和這些頂級牙買加、美國這些田徑大國之間的差距。
這種差距絕對不是說人種的差別上,而是全方位的從訓練手段,國內項目的追逐熱點,還有商業化的程度等方面。
他雖然還年輕,但畢竟成為職業運動員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一些東西其實看得還是比較透徹。
田協這幾年對于田徑項目的扶持,還有各個省隊市隊,都加重了田徑項目的傾斜,但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首先,還是要能夠有比較良好的氛圍,這股由劉陽宇開始,到他這里逐漸擴大的田徑浪潮,希望不會在后面冷淡了下去。
田徑的訓練雖然需要場地,還需要其他各個方面的條件,但其實相比較足球籃球等球類運動,對于場地的要求,其實并不算高。
至少在訓練這一塊,簡陋粗糙的場地同樣是能夠跑出來的。
想想葉欽聽說的阿薩法維爾成長的那個牙買加小村子,那地方的條件不會比國內的一般村鎮好到哪里去。
但是因為有專業田徑教練駐守,還有大的方向的引導等,使得很多人從小成長起來就會受到熏陶。
這一點其實美國國內也是這樣,就葉欽說知的,在美國的中學大學里,風云人物往往都是那些橄欖球隊、籃球隊等競技項目學校體育明星。
只有在這樣大的氛圍下,才能夠誕生出更多優秀出色的苗子。
至于說一個國家都只重視體育,而忽略了文教,則大可不必多慮。
1917年《體育之研究》里,太祖曾經有句話說,“近人有言曰: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茍野蠻其體魄矣,則文明之精神隨之。夫知識之事,認識世間之事物而判斷其理也。于此有須于體者焉。直觀則賴乎耳目,思索則賴乎腦筋,耳目腦筋之謂體,體全而知識之事以全。”
簡單的說,其實就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