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一急忙跑出院子,就見山巔道口一行三人正恭恭敬敬的站著。打頭高呼的,正是那日在棲鳳觀下院被自己陰了的閆云再。
此時他躬著腰身,目不斜視,腰間長劍紋絲不動,看起來誠意止極。
身后花衣道士手捧佛塵,面帶微笑,就連那灰衣小子也站得筆挺,神情自若。
再望一眼站在路口的師父二人,一個蜷縮著肥肥的腰身,似乎沒有精神。一個蹲在大石頭上,撥著碗里的飯,吊兒郎當,實在是入不得目。
站在遠處的龍一禁不住一手掩面,因為這一對比,高下立判,可惜來人是敵非友,否則龍一真想上前嘮叨幾句。
可能是來人太過一本正經,龍道長抬手扶了扶帽子,手中佛塵一揚,喊了聲道號,滿臉堆笑。
“小道友言重了,有間小廟常年門都敞開著,何來拜訪之說,若想敬上一炷香,那就隨我來吧。”
這一瞬,龍一有一個錯覺,總覺得師父比以往低調了許多,難道?
龍一不敢想了。
……
果然等三人走進有間廟,師父并不曾迎他們進偏屋喝茶,卻直直引去那不多的幾間小廟里。
龍一遠遠的跟著,那一群匠人雨天閑的沒事,也圍著看熱鬧。
三人也算恭恭敬敬,一間間拜了過去。龍一只聽得師父沒到一座塑像前,禮畢之后,都會提一句,“施主,要不要抽一簽,求求氣運?”
可每一次,那花衣道士都是擺擺手,誠懇拒絕。惹得圍觀的人不停哄笑。
一連七八次,龍一眼看著那少年有些動搖,可似乎又迫于花衣道人的淫威,不敢造次。
知道來到第九座廟,也是有間小廟里最有名望的送子娘娘堂前。
龍道長,點上燭火,手持香束卻沒有記著遞上來。
反而對著堂前送子娘娘塑像拜了又拜,這才輕語道。
“諸位是第一次來有間小廟,說起來,也不怕爾等笑話,這廟里的香火全是靠娘娘所賜。虞晴娘娘居此一十二年,正好是一個輪回。幾日能遇上同門實乃幸事焉,我言盡于此,諸位請吧!”
他說完,遞上香束,偏居一隅。
三人依次上前,燃香跪拜把禮數做足。
本以為就要離開,誰知那錦袍少年閆云再突然開口。
“龍道長,不知我能否在此間求個氣運?”
他和龍道長說的一樣,也是氣運,而不是尋常的運氣,這倒讓龍一好生奇怪。
本來尋常人求運氣和一理解可求氣運卻是寥寥無幾。不是說字面上的差別,而是這氣運實乃天降祥瑞,給了別人的話,就算是神仙也不好過啊!
那花衣道人面露不悅想,嗯了一聲,一眼神示之。可閆云再今日好像吃了鐵,不管不顧,上前一步,又問了一聲。
“道長,不知小子所求能否如愿?”
龍道長扶額沉思良久,似乎面露難色,可最后還是吐了一聲道號,笑曰。
“善!”
那錦袍少年一下子眉開眼笑,差點就要跳了起來,躬身拜謝,嘴里連連道。
“敢問道長,此地可有何等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