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呂布畢竟不是狼,他遵從的法則,在人類世界儒家當道的時代,完全不溶于世;
作為人類,他也想改變,所以才會被王允利用,所以他才有了陳宮這個軍師。
一介草民出身,在世家當道的時代,不熟悉世界規則,就注定了他必然的失敗,無論如何掙扎,也沒有用;
他又不是劉大耳,好歹皇族出身,在沒落身份擺在那;
也不是孫家三代經營,積累出大量基業。
他只是呂布,他真正適合的地方,永遠只有邊疆,那里的少年都和他一個想法,都遵從一個規則,以他的武力,很容易聚合一大批追隨者,建功立業,封妻蔭子,到了他的下一代,才真正有著爭奪天下的可能性。
他也只能是邊疆,一旦踏入中原,他強大的武力就變得不可控,無視儒家規則的他,在世家大族眼中,隨時可能斬向自己,誰也不敢用,曹孟德一代梟雄,求財若渴,見了呂布,詢問左右,就是此理。
曹操想用,他自己很自信能夠壓制呂布,但他的屬下卻不容于呂奉先,曹操甚至能想象到未來,納入他帳下的呂布會被各種流言蜚語包圍,遲早要爆發,到時候帶來的損失或許會更大,反不如直接殺了;
劉備很理解曹操的想法,立馬慫恿一句,才有了曹孟德順勢推舟斬殺呂布的事件。
在三國,呂布就是一個杯具,一生都在成為他人的踏腳石。
邊關作戰,成就了丁原,戰功赫赫,卻是丁原屬下‘主簿’,文官,對于廝殺疆場的呂布而言,簡直就是莫大的諷刺,被收為義子,會是真心?
進入中原,被董卓屬下李肅一慫恿,就背叛了。
原因,是財寶?是赤兔馬?都不是,是賞識!
古人有士為知己者死,一個戰力頂尖的呂布,會不想帶兵?會不想當將軍?
董卓給的財寶,代表價值,馬匹代表沙場,赤兔馬這種寶馬就意味著領軍!呂布不心動才怪,他和丁原之間又哪里又什么情意?被收為義子,到底是他主動拜父還是被逼,只有他自己知道。
此后,呂布跟了董卓,依舊被收為義子,記住,這還是被動,人家一個可以換皇帝的相國收你為義子,你敢拒絕?
呂布郁悶不郁悶不知道,事實如此,如之奈何?
過唄,一開始,倒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兵權也有了,地位也有了,人生巔峰莫過于此。
可人不讓他快樂,王允一個連環計,呂布挑了董卓,好家伙,本以為這下自己該是狼王了吧?
結果,他高估了自己,王允一直將他視作踏腳石罷了;
不是所有人都遵從他心中那套法則,不是你最能打,所有士兵就會跟著你過,不是你武力高超,就一定會給他人帶來好前途。
悲劇的他,第一次發現了世界的惡意;
也是第一次,他懂得了中原的規則;
王允死亡,呂布逃離,一直到遇到陳宮之前,都如一匹孤狼一般,尋找落單的獵物填飽肚子。
陳宮的加入,呂布欣然接受,這就是他內心改變的開始;
可惜,改變不是那么容易的,他可以一時低調,一旦風光之后,本性又會暴露出來,骨子里的規則又會回歸,袁術來求親,一臉唾棄,各種鄙視,就說明他始終沒有真正認清儒家、世家當道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