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到了晚年,太過高高在上,一人鎮壓整個世界,再無人敢于直面于他,站在他面前連個喘息都小心翼翼的時候,那份深入骨髓的孤獨感,逼得漢武帝只能自己思考,只能自己決定,所作所為看起來昏庸,那不過是信息不明罷了,沒人敢于對漢武帝直言,又能真正了解多少天下事?
這就是作為帝王的悲哀,曹操現在已經在思慮如何避免這種格局,可想來想去,也沒有絲毫對策,他清楚,隨著他的成就越來越高,底下人必然會發生改變,將一切功勞榮歸于他,到時候他再不想,也會被高高豎起,不得不變成孤家寡人。
眼神掃過劉浩,曹操瞬間松了口氣,他發現并非如此,天底下任何人都可能攝于他曹孟德的威勢,唯獨劉浩和小龍兒不會,或許到時候還會不屑于他,來一句不過如此。
一個能將劉邦都不放在眼里,大漢四百年皇帝之中,唯獨稱贊一句漢武帝劉徹的,又怎么會將一個到時候很可能連一統天下都未能達成的曹孟德放在眼里?
曹操一想到此,反而開心起來,人生得一知己則以;換句話而言,一個人滿腹心事憋在心里無人述說的時候,那種孤獨絕對會將人逼瘋,人,始終是群居動物,曹操哪怕被劉浩鄙視,也不愿沒人談心喝酒。
“丕兒,你也看完漢高祖劉邦這段,和為師說說,劉邦成功的最關鍵在于何?”
曹操本想和劉浩暢談,一聽到劉浩考教曹丕,立馬坐起身形,仔細聆聽起來,劉浩的聲音,將國家等人打斷,也讓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曹丕身上,所有人的注視,給了曹丕莫大的壓力。
“回老師!高祖雖布衣出身,然識人之明冠絕天下!”
曹丕的話,讓劉浩和曹操等人具都點頭,曹丕可以說道了點子上,以他十四歲的年紀而言,也看到了核心。
這個核心,在三國世界而言是絕對正確的,但如果換了地球,就不算真正的答案。
在劉浩看來,劉邦能成功,最大的關鍵,就是‘情商’高,處理人際關系可以說是最頂尖的一個,幾千年來,比劉邦情商高的,沒有幾個,甚至一只手都數的過來。
縱觀歷史,絕少、甚至沒有人會說劉邦的才華如何高,對一個皇帝而言,不提這點,就意味著寫史書的人也好,各代文人士子也好,都不認為劉邦的能力有多好。
可就是這樣一個無賴,就成立的大漢,建立的一套影響了幾千年封建統治的政治體系和經濟體系,這不是他本身才華能力的問題,而是他情商之高,洞悉人心之后深思熟慮得到的結果。
曹丕回答之后,雙眼始終盯著劉浩,他從劉浩點頭之中看出,劉浩的認可度并不高;
“還請老師賜教!”
劉浩呵呵一笑,他發現了曹丕一個優點,這小子或許是被自己老爹和弟弟曹植壓制,并沒有多少心高氣傲,看到劉浩認可度不高,也沒有其他情緒,請教的時候,也十分誠心。
眾人將眼光看向劉浩,劉浩端起杯子喝了口茶;
“天地大變,野獸產生靈慧者眾,此靈慧,有如人類頭腦,可汲取知識,亦可思考利弊,稱之為‘智商’!”
曹操等人一個個點頭,對劉浩引出的‘智商’概念十分認可。
“妖獸也好,人類也罷,‘智商’皆有高低,低智商者,如失魂一般,生活不能自理,智商平庸者,蕓蕓眾生一員,高智商者,讀書事半功倍,往往老師講解一遍就能舉一反三,奉孝變是其中佼佼者!歷代神童,智商必定高絕!”
眾人跟隨劉浩的話,善意的看了郭嘉一眼,不得不承認,劉浩說的就是事實,同一個老師教導,郭奉孝就是理解的比別人快,也理解得更加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