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便叫‘玄武城’吧!”
“合該如此!”
“北方蛇頭地區,可觀測外草原敵人,等鮮卑、匈奴剿滅,卻是可以往北巡視一番,蘇武牧羊之地,吾等當取之!”
“善!”
劉浩不知道的是,他今日這番作為,直接讓玄武城之中誕生了令草原聞風喪膽的玄武軍,三千之數,堪比十萬大軍。
能登上玄武后背的,只有三千,在上方冬暖夏涼,堪比度假的環境,軍士一個個爭奪的厲害,以修為最高者得之,更是讓玄武鎮守軍隊十分尚武,使得三千人幾乎每周更換,但玄武旗幟形成的圖騰法寶卻越來越強;
軍士的信念更是傳承幾千年之久,使得者玄武圖騰旗幟法寶直入靈寶等級,諸天為之震撼。
后來,曹操接手之后,更是拔高玄武軍等級,屬于見官大一級,調遣其他軍隊之時,更是憑空提升一格,可計算如此,也少有玄武軍中的軍士愿意離開。
玄武雕像,不僅僅是陣法這么簡單,同時也是一個修煉要地,在這上方,重力要大上不少,經年下來,體制總會不知不覺提升,若勤快一些,效果更佳,這也使得軍士爭奪的厲害,更使得玄武軍的戰斗力要遠高于其他軍隊。
劉浩才將之構建出來,本身階位就已經很高,根本不會在意這些許重力加成,其他人也只以為是陣法發動之后帶來的壓力,都沒有在意,但對于圣階之下的軍士而言,卻是異常高級的修煉地區,也算是意外收獲。
布置完陣法,等到黃忠派遣軍隊抵達,劉浩等人才離開此地返回遼東,又過了半月左右,才有鮮卑人到此查看,再之后,則是數萬大軍圍攻玄武雕像,可惜,任由他們攻打經月,也無法破開大陣防御;
倒是它吸引了數萬鮮卑大軍,使得賈詡攻打中部鮮卑的時候變得更加輕松,連番大戰之下,也將中部鮮卑終結,小部俘獲,大部則驅趕到西部鮮卑地區;
三部鮮卑到此算是統一,但也僅剩下一個西部鮮卑留存,一面需要時刻提防賈詡,另一面則和匈奴爭奪不休,鮮卑沒落至此真正開啟。
當然,這是后話,暫且不提;
遼東,秦王府。
安頓了左慈,劉浩幾人統一了戰略,賈詡匆忙離去,作為軍方大佬,戰事皆由他安排,需要他們出力的時候,賈詡也會通知他們,平時,只要關注一番即可,倒也十分清閑。
前線捷報頻頻傳來,遼東大地歡欣鼓舞,戰報上呈許都,又傳檄天下,使得各路諸侯盡皆急于想要了解遼東大地,眾多探子被這些諸侯派遣而來,踏入遼東大地。
這其中,又以孫權和劉備最多;
劉備有著個皇叔稱號,但離著封王還有無限距離,心中可是十分酸楚的,其志向遠大,逐鹿之心不死,但也遮遮掩掩,打折復蘇漢室的旗幟,若能封王,在他看來必定天下歸心,劉浩早了一步,讓他心中也十分憂慮,唯恐漢室旗號易主,剝奪了他最大的依仗。
也因此,他迫不及待的派遣了探子前往遼東大地,這伙人的零頭者,就是簡雍,一個跟著他走南闖北的近臣。
孫權則不然,江東之地,已經被打造得固若金湯,已經完全從孫策手中接過統治權,內部也清理干凈,集中權威,所慮者乃外部,最大的敵人不需說也是來自北方的曹操。
劉浩的出現,孫權往日知曉也少有關注,遼東苦寒,也是天下人的共識,各大諸侯都不認為遼東有什么天子之氣,屬于那種自保都需要借助寒冷天氣的地區,鄙視的目標而已。
此后,遼東剿滅三韓、高麗句,引得諸侯提高關注度,但也就那樣,大漢諸侯一個個心高氣傲,哪會將周邊措爾小國放在眼里,在地圖上掃過,所見三韓不過一郡之地,高麗句更是靠北苦寒更甚,于是,嘴上贊嘆一句,心中卻依舊不以為然。
這一次,就完全不同,烏恒之禍由來已久,鮮卑更是百年頑疾,分明就是實力強大之國度,前者干脆被劉浩剿滅,后者被打得抱頭鼠竄,這個時候,若海將遼東忽略,那才是傻子了。
好在遼東和孫權離著十萬八千里,對自家地盤沒有威脅可言,孫權松了口氣的同時,也在算計,算計著劉浩是否會和曹操爭奪北方統治權,以他的立場,這種狀況根本都不需要他挑撥,二人必然要打的天翻地覆,這下,孫權開心了,一個即沒有威脅,又能幫著自己牽制大敵的諸侯,無論如何也需要好好交往一番,建立外交關系。
孫權有了決定,一番衡量之下,孫權選擇了周瑜作為使者,一個是因為周瑜手中實權已經被他剝奪的差不多了,所謂籌建海軍,錢糧給的也少,小打小鬧成不了氣候,第二個,則是周瑜海掛著大都督的職位,地位上又十分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