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說,劉浩也不指望一次性打破這種禁錮,億萬年來階層的鞏固,也不是一次兩次就能成功的,有了這么一絲小小的缺口足以,歷史的滾滾車輪之下,這條縫隙只會越來越大,到了那時,百家之道已經融入了億萬百姓,成長成撐天大樹矣。
況且,劉浩更清楚這種依舊被世家把持的通道,反而更容易被洪荒大地諸國接受,不需要他這個紫微大帝耗費大量心思去推行;
這些王侯將相世家們,只會以為自己下有計策糊弄,既不需要和自己這個新晉的紫微大帝對抗,又能很好的維持世家獨大的局面,何樂而不為?
他們哪里會想到,這根本就落入了劉浩的算計之中,要的就是他們心甘情愿的推行罷了,效果如何,且待日后分說,自己需要的,只不過是在他們堅固的堡壘之中造成一絲裂縫罷了。
劉浩的問題一出,不僅僅是孔丘,其他人也同樣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科舉選材,這些人絕對是支持的,對他們而言,還真沒有在意自己在人族留下的那些世家,畢竟已經不知道傳了多少代人,再者,以他們的地位,哪怕后代們沒落一兩代人,只要有天資聰穎的后代出現,依舊能夠崛起,這就足夠了。
支持,一下得到了統一,然他們也同樣知道阻力不小,既得利益階層哪里會容忍自己手中權力的分化?隋煬帝就是最大的證明不是?
“帝君,科舉之事,可要出行規范?”
孔丘一下就問到了根本,看清楚了事務的本質。
“哈哈哈,此乃人間人族自事,吾等無需給出條條框框,如此反而限制了他們發揮,只要洪荒人族諸國將科舉納入選材即可,吾等到底已經是古人,過多插手之下,反而限制了他們行事,不為也!”
孔丘抬頭深深看了劉浩一眼,也從劉浩眼中看出了深意,稍微一個思慮,立馬明白其中道理,循序漸進而為之,才是真正的王道,故而,他起身朝著劉浩微微屈身行禮,口中唱諾,一旁,姜子牙很快明了,也跟著起身問道:
“帝君,既然文選出具,可要行武舉之事?”
“此事太公自行處理即可,以朕之見,當然是好事!”
這幾乎就是力挺了,姜子牙點頭坐下,身后其他人也在思考,到底如何才能將自身學說納入科舉。
對此,劉浩卻不甚在意,對世家而言,為了限制底層上升,必然要各種學說一起上才好,底層百姓書籍都十分稀少,更別提接觸各家學說,在一張試卷之中百家學說一起上,更大的可能只會是世家弟子脫穎而出;
如此,反而讓劉浩受益更多,他也不想到最后只剩下一家獨大,真那樣的話,他這個百家之祖反而名副其實了。
“帝君,大唐新一屆科舉即將到來,吾等是否參與其中,也好日后行事有個章程?”
“如此也好,你等去和李世民商議一番,做一屆主考之事,如此也能給后來者做出一份參考!”
“帝君,試卷當有誰出為好?”
“此等小事,你等自行商議即可!”
劉浩可不會偏向哪家,更不會下場出卷,他話音剛落,低下諸人反而松了口氣,他們也怕劉浩親自下場,一旦有所偏向,對他們日后傳道可要產生莫大影響,當真如此,他們可要頭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