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百家之祖介入大唐科舉之事傳開,整個大唐可謂沸騰了,那些世家心中也隱隱發痛,可又敢怒而不敢言;
可當等他們看到試卷規范之時,心中卻大大松了口氣,只覺得這事穩了,各家學說皆有,那些泥腿子又怎么可能脫穎而出?
世家們一個個私底下高興得不得了,更是對此萬分支持,恨不得將這份試卷做為日后科舉樣板流傳百世。
試卷確定之后,孔丘私底下也找到劉浩詢問深意,他很清楚這樣一份試卷,只能為那些世家量身定做,真正的百姓絕難受益,可他也難,終歸只是儒家之祖而已,總不能將其他學說挑開。
“仲尼,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局限性!今日哪怕只選擇儒家學說行科舉之事,百姓能脫穎而出者又有幾人?大唐雖有了活字印刷術,可流傳到民間的書籍終歸有數,百姓又怎能和世家弟子相較?時候未至也!”
“帝君的意思,是即使選擇一家,百姓脫穎而出者同樣稀少?可再稀少,終歸是有吧?如今這份試卷,寒門根本毫無機會可言。如此不怕打擊寒門士子嗎?”
“哈哈哈,仲尼,吾等非爭一時之勝爾,此番大唐科舉,倘若皆是世家弟子得勝,洪荒其他國度的世家會作何想法?”
“原來如此!世家只會認為科舉也不過如此,還能名正言順的將自家弟子送入朝堂,如此還不會違逆帝君,自然樂意跟進,科舉在洪荒諸國推行當順利至極爾!”
“正是!今日寒門士子看似敗了,然卻給了洪荒所有寒門弟子真正可以看得到的上升通道,須知,真正難的是從零到一,吾等只能幫到這里,想要從一到二,卻需要他們自身去努力了!”
“帝君大才,仲尼不急爾!”
“哈哈哈,仲尼無需自謙,不過是太關心百姓導致思維禁錮罷了,日后入了天庭,卻需要從更高的角度看待問題才是,當放眼整個洪荒人族,人族正統之地,則是最好的試驗場!”
“仲尼明矣!多謝帝君點撥!”
“大唐科舉之事,便交予你了,有你坐鎮,朕萬分放心!”
“仲尼遵旨!”
孔丘沒有多留,離去之時,一身輕松,劉浩也同樣高興不已,他很清楚,今日之后的孔丘,絕不會糾結于一家之道,這才是他真正需要的文曲星君也。
從劉浩這里離開,孔丘就開始放出風聲,將要在整個人族國度推行科舉,這消息傳播開來,不僅是東勝神州諸國,便是西牛賀州佛門也不得不將眼光鎖定此次科舉。
整個洪荒都清楚,這將是紫薇帝君上任以來第一個推行的政策,當真不配合,日后絕對要被劉浩各種小鞋子穿起;
一個能決定帝王之位歸屬的紫微大帝,絕對能夠三兩下將一個國家攪動風云,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承受這份考驗,誰也不想成為被‘殺雞’的對象,想不關注都難。
對各大勢力高層而言,他們更多的只會以為劉浩借此推行百家之道,這本就是陽謀,也難以阻擋,說到底,人族治國當真離不開百家學說,以此為基準來行科舉之事,本就是理所當然之事,也阻擋不了。
隨著時間推移,劉浩也沒看到佛道針對之意,也知道這事成了,上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中層以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采納,下層又看到了其中的希望,層層推進之下,又哪有不成的道理,這便是歷史滾滾車輪向前,用洪荒的說法,就是‘大勢’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