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依舊是環境使然,沒有真正在儒道至圣那樣的世界之中成長的,本身接受的駁雜信息也勢必在方方面面讓他備受影響。
舉一個例子而言,‘仁’道,劉浩自身就沒有嗎?
這又怎么可能?
只不過劉浩對這一道的堅持,永遠也不可能和那些在儒道至圣世界之中出聲、成長者處在一條水平線上。
因為從小到大的教育本身就不同,這一個老師強調的仁道是這般,換一個老師又會是另一番景象,從中提煉而出本身就已經不是一般的艱難,更何況長久以來的堅持了。
當然,這同樣不代表劉浩就做不到。
無非是將這份‘仁’道壓縮,比如將面向眾生的‘仁’,壓縮到只面向龍國百姓,又或者廣大一些面對炎黃子孫。
一旦如此,劉浩凝聚起來也自然能夠水到渠成。
可如此的話,就代表著劉浩不可能將這份‘仁道’顯化出來,拿去教訓深淵修士,這么看來,似乎也沒有了太多意義。
好在劉浩也無需著急,本身而言,他也不缺乏手段。
再者,他內心也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必須將方運這個百家真正的修士推向前臺,也只有這樣,才能將百家之道真正發展起來。
或許這個過程當中,他的地位會受到不曉得影響,可那又如何?
發展起來了,他自身的受益或許比例減少許多,但最后的所得很大可能會增加不少。
此外,最重要的,還是直面深淵之時,方運儒家化身展示的手段讓劉浩眼前一亮,一點這份手段推廣開來,未來直面深淵之時也勢必獲勝的幾率更上一層。
最后,還是那句話,作為炎黃文明的精華,也絕對是不能放棄的,這樣一來,能夠吸收這些精華的同時,又能夠得到高深的戰斗力,也意味著踏入這條道路的人口必將大增,這才是根本。
實際上劉浩很清楚,百家之道,在自己所在的地球龍國,真正以此為主體修行的,甚至還不如兩件世界,更別提那些封建時代的諸天萬界了。
在整個炎黃聯盟之中,劉浩所在地球的龍國,也就比一人之下世界來得好一些,但也十分有限,在這些年里,一人之下世界的百家之道也隱約有了超越之態。
這個消息,在劉浩看來,本身就是一種恥辱,就好似你一個堂堂創始人,在自己家中的接受度還不如各個鄰居,心里頭沒有一點羞愧也是不可能的。
現在好了,百家之道新的道路被方運創造而出,劉浩內心不僅沒有一絲嫉妒,反而有一種松了一口氣的感覺,更有著一絲慶幸,也是因此,他才有了直接將方運推向百家之道最前臺的想法。
而做法,他心里已然有了主意,那就是和洪荒幾個圣人那般,促使方運建立百家之道的教派,將方運立為真正的教主。
這樣,不僅僅將劉浩自身隱入幕后,未來甚至很可能以此將方運推向‘圣人之位’。
當然,這個‘圣人之位’也是洪荒世界也,寄托在女媧娘娘的人道之主之下。
至于方運未來如何選擇,也要看他自己了,是本尊行之,還是將他未來的執念化身投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