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以為哪怕尋不到過半,千余也會有的,哪知道到最后數來數去,真正適合自己賜下者,也不過八百之數。
倒不是他不能一次性盡數撒播下去,這些人不適合,等他們死去之后,這些種子也不會因此消失,也會被天地提煉出來,轉入那些真正適合者,甚至是未來氣運更高者。
可劉浩認為,既然自己已經插手,也無需去在意這一點半點的時間,接下來自己依舊還要游歷山河,總會找到更適合的,更無需著急也。
而且,他更清楚,倘若自己完全將三千大道一次性賜給了眼前這些道門到來者們,很可能會在將來形成一種實質性的‘壟斷’。
如此巨大機緣的出現,在劉浩離去之后,這群人也必然會糾結在一起,比如組成一個什么樣的‘聯盟’之流,而且甚至是一定會這么做的。
劉浩自然不想看到這樣的局面,更不想自己賜下的三千大道種子成為這群人未來索取天地的借口,如此,給與充分的外部壓力,也必然要為之。
就好似給集結的這群人,在將來打造自己宗門的‘底牌’,但同時,也絕對不能真正去忽略了數量更大的散修群體是一個道理。
在三千道種之外,劉浩也沒有小氣,他在凡人修仙世界之中,所得的那些千奇百怪的功法、技能不知其多,既然已經有所動作,也不妨給那些沒有得到道種者一個機會。
這個機會,劉浩做的十分隨意,那‘紫微大帝’法相顯化而出,所見者哪怕根本未能見得真容,一眼之后,也在心中瞬息知曉了此乃‘紫微大帝’也。
當劉浩睜開‘紫微大帝’法相雙眼之時,那宛如太陽一般的光茫充斥了整個維度空間,而后整個臨時打造的維度空間也在這一瞬間破碎開來,將所有人逐一拋出,返回自己身體。
也是在這一瞬間,劉浩‘紫微大帝’法相身上三千大道一閃而逝,無數傳承在這一瞬間盡可觀之,然能夠從中得到多少,就看他們自己了。
可以說劉浩根本沒有絲毫小氣,既然選擇了在方運這盤棋上落子,也沒有必要藏著掖著。
甚至于在當時,他連方運的神念都沒有絲毫阻止,任由對方將雙眼掃過,那些方運攜帶而來的諸多大儒們,也同樣如此。
在這方面,他越發豁達,這也是他本身高度所決定的。
他能夠想象得到,在未來,這方世界之中‘紫微大帝’在諸多道門之中,都會出現供奉,其香火多半要超過三清、佛門等等。
這些都是附帶的,也是他樂得看到的。
他是不需要信徒,但有了也不會選擇將他們推開。
就好似他不會去吸收信徒們的‘信仰’是一個道理。
因為他明白‘信仰’在一定程度而言,是‘有毒’的。
可不吸收,不代表這些‘信仰’就沒有任何其他用處。
典型的一點,在未來和深淵征戰出現需要更多援軍之時,通過這些信仰也能更快的召集到更多跟隨者,這個時候,這些收集起來的信仰,稍微煉制一番,也能當作賞賜給這些到來者。
又或者干脆將這些‘信仰’煉制到某一些法寶之中,當作一個鏈接品,通過這些鏈接品,讓這些信徒以‘喚神術’各方救場之流。
有沒有這樣的法寶,‘紫微大帝’降落的威能可是天差地別的。
當然,最重要的好處,還不是此間,而是同樣可以作為一個‘收割品’使用,通過它們,去讀取這些信徒們長時間以來的‘領悟’等等。
也算是對方運‘煉化’一方世界的一種借鑒模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