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手術還是很成功,但是這次的腫塊經過檢驗,某種物質增加了,而且在三天后的復查中,瘤子再次出現了。
僅僅三天時間,瘤子不僅重新長了出來,而且比之前又增大了不少,這下便引起了研究院的重視,就算是容易復發,也斷不應該生長的如此之快,快的不符合常理。
研究院迅速成立了會診小組,對病人進行研究,但是各種檢查都沒有辦法找出真正的病因,他們也不敢再貿然進行手術切除,誰知道下次長出的腫塊會不會是惡性的,到時候反而加速了病患的死亡。
江辰的父親便是腫瘤專家,所以他子承父業,不僅學了醫,還專攻腫瘤科,所以才一眼就盯上了這個病患,在他看來,是個難得檢驗自己的機會。
年輕人的好處在于,敢想,敢做,敢天馬行空,江辰更是個中好手。
別看他平時不靠譜,一旦涉及專業,絕不馬虎。
他仔細研究了一下,又給病人切脈,思考良久之后,將自己的想法寫了出來,交給了考官。
治是不太可能現場治的,他能給出對于這個病的病因及治療方向,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主考官余院士最先看了江辰的答卷,仔細看過之后,難得的對江辰露以微笑,雖然江辰的治療方案還有些稚嫩,但是他對于病因的見解卻是獨樹一幟,讓他也有了點新的想法。
余院士看過之后,監考直接將江辰的答卷公布在了大屏幕上,以供所有人觀看,一是以示公正,二是供大家學習參考。
云染看著江辰的答卷,再結合之前大屏幕上對病人的介紹和檢查結果,對江辰倒是有幾分看好,病因雖然沒有確定,但是他的思考方向是正確的,至于治療方案,因為病因沒有辦法十足十的確定,所以他的方案也打了折扣,而且也并非最佳方案。
不過年紀輕輕,就能對病癥有獨特的見解,已是不易了。
果不其然,評委和主考官經過討論之后,給了江辰通行證,表示他可以參加下一輪考試。
第二輪考試,名額有限,畢竟第三輪要進行的是實驗,每一次實驗所耗費的錢財都不小,若是不把關嚴些,只會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
所以在江辰之前,除了淘汰的,更多的都是待定。
在江辰之后的學生,表現都很平平,不過也很正常,畢竟都是新生,大多剛接觸醫學,就算有個別提前接觸過,對于現場診治這件事,也太有難度了。
很快,到了午餐時間,學校暫停考試,給大家吃午飯的休息時間,畢竟還有主考官和評委們在,他們也不能怠慢,為了考試,不讓人吃飯啊。
云染和連翹去了食堂,等她們慢慢悠悠吃完,再次回到禮堂的時候,禮堂已經再次坐滿了人,好像比上午還多了些,大概都是對這些疑難雜癥比較好奇的。
很快,連翹上場了,不出所料的選擇了一個看起來正常點的病患,抓耳撓腮半晌之后,面露難色的填寫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