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爾遜與年輕的拿破侖一樣,他們分別在年邁的英格蘭、法蘭西老將的率領之下,在土倫擦肩而過。
老將軍們在互相博弈,也在栽培各自的接班人。
英格蘭與法蘭西自從英法百年戰爭之后就一直是冤家,不是一代人就能決出勝負。
不過現在土倫之戰,法蘭西人占領了上風,英格蘭人率領的反法聯軍很不樂觀。
“土倫的內港狹隘,我們的艦隊停泊在這里,如果法蘭西人占領馬爾格雷夫堡所在的克爾海角,他們可以用火炮轟擊我們的船只。船只永遠不要與陸地上的炮臺對射,因為大地是不會被擊沉的。我們要做好一旦馬爾格雷夫堡失守,就立即撤出土倫的準備。”
薩繆爾·胡德在奧地利、突尼斯都不會派援軍的前提下,做好了撤退的準備。
納爾遜問道:“我們的船只無法容納那么多人,土倫有西班牙、那不勒斯、撒丁軍隊,還有保王黨和平民,他們該怎么辦?”
“皇家艦隊優先撤退,然后是我們英格蘭的步兵、西班牙士兵、那不勒斯士兵、撒丁士兵,保王黨和土倫平民在最后,上帝會保佑他們。”
納爾遜陷入沉默,薩繆爾·胡德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保王黨和土倫平民被拋棄了。
很難想象他們落在瘋狂的法蘭西革命軍手中,會是怎樣的下場。革命軍對賣國賊一點都不會手軟。
狡猾的英格蘭人做好了撤退的準備,保王黨還被蒙在鼓中。
12月16日下午,法蘭西人的火炮似乎是用盡了炮彈和火藥,終于停止炮擊。
這天晚上,電閃雷鳴、海風呼嘯,大雨滂沱,土倫戰場被無盡的黑暗、恐怖籠罩。
土倫的敵人已經被法蘭西的火炮轟擊了48個小時,再加上惡劣的天氣,這是杜戈米埃將軍認為發起強攻的最好時機。
法蘭西人面臨惡劣的環境,但是反法聯軍也一樣。
拿破侖是這次攻打馬爾格雷夫堡的預備隊指揮官,有1000多人的兵力。
他與一群副官圍在地圖旁邊,進行最后的部署:“等下雨勢稍微減小之后,牽制部隊將會率先開火在其他方向吸引土倫守軍的注意力。主力部隊則會在黑暗中從馬爾格雷夫堡的正面發起強攻。我們預備隊緊跟在主力部隊后方,如果主力部隊受挫,我們上前支援他們。米爾隆,你率領一個步兵營,到時候從這一條曲折的山路于后方攻入棱堡。注意別迷路。”
“是。”
米爾隆見拿破侖將一個步兵營給他指揮,還是摸黑偷襲敵人后方的重任,神情慎重。
能否在年底收復土倫,就看這一次總攻了。
大約到了凌晨1點,已經到17日,雨勢終于稍減。
黑暗中,6000名法蘭西士兵按照各自的部署,在這種惡劣的天氣開始強攻土倫的決戰。
“大革命期間的法蘭西人就是一群瘋子,在深夜雨天決戰……這次英格蘭人要難受了。”
拿破侖從帳篷走出來,地面一片泥濘,副官馬爾蒙給他牽來了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