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蒙古清兵,在多瑙河畔的一系列戰役中,遭遇到歐洲教會組織的十字軍聯盟,那些歐洲佬可都是武裝到牙齒的鐵罐頭,重甲步兵,和重甲騎兵。
可這些鐵罐頭,硬是被蒙古騎兵用這鐵骨朵給打的屁滾尿流,身上厚重的鐵甲,在這鐵骨朵面前,根本毫無防護作用,一敲就是一個大洞。
所以這樣的利器,肖鋒當然是給所有的士兵都裝備了一件,其中沖鋒近戰的時候,這玩意可比騎槍之流的武器,好使的多。
與此同時滑輪弓也大量的裝備給了每個士兵,各種圓盾,木遁,紛紛裝備到位。
此外肖鋒還組織了大量的四輪馬車,這些馬車上裝著大量的食物糧草,想要讓士兵保持高漲的士氣,讓士兵們吃飽肚子可是關鍵。
這兩年隨著人口的增加,外加外面大荒原的物質極大豐富,部落里的糧食儲備也是相當充足的。
各種米面油,都帶了不少,連帶著各種肉食也同樣帶了很多。
其實這個年代,最讓人頭疼的就是食物儲藏問題,在古代游牧民族發動戰爭的時候,他們的糧食補給,就是一群群活牛活羊,跟在大軍后面,現吃現殺,因為沒有太好的儲藏手段,如果做好的食物,不及時吃掉,就會腐敗變質,造成浪費。
所以后勤補給,非常不好控制,前方軍隊,可以說經常會面對饑一頓,飽一頓的局面。
至于農耕民族發動戰爭的時候,就更別提了,面對這樣的難題,一點都不比游牧民族簡單。
廚子們會把面制作成又干又硬的鍋盔,給士兵們帶上,這樣的食物,充其量只能填飽士兵們的肚子,至于什么營養補充,蛋白質補充就別提了,吃這樣食物的士兵,能夠保證高漲的士氣,和戰斗力,那才有鬼。
而這樣的問題,對肖鋒而言,全都不算事,方便面他是知道的,這個世界也不缺油,面條制作好了,再接油炸,能夠大大延長食物的保質期。
大豆在這個世界的大面積種植,讓這里有著充沛的黃豆資源,這些豆子不光可以榨油,還能發酵制作成各種豆瓣醬,黑豆醬,有了這些醬,就可以制作腌制的醬菜,讓士兵們得到維生素的補充,還不用擔心鹽的問題。
還順帶著可以解決,廚子們做菜時調味的需求。多帶一些黃豆直接出發,這東西耐儲存,還能發豆芽,做成菜,另外還可以在行軍期間,榨豆漿給士兵補充蛋白質,榨油剩下的豆粕,還能給軍馬當飼料,絕對是一款萬能型的食物。
另外在真正的蛋白質補充方面,肖鋒還讓人制作了無數的臘肉,臘腸,魚干等等食物,這些食物儲備的數量,按照他的估計,足夠這只六千人的軍隊,出城作戰三個月。
這么多的物質裝備,光是靠三千輔兵,趕著牛馬車運送顯然不太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