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穩定一天之后,明天就可以直接出貨了,先讓幾個馬甲公司把貨轉移給盛豐能源。
然后再讓天歡科技這邊在提一提價格,最后價格提升到五十五,就讓天歡科技裝出撐不住了。
嘿嘿,到時候手里的股票全都轉移到盛豐能源的手上,盛豐賬上的錢,就可以轉出來了。
至于盛豐賬上的上百億怎么來的?
嘿嘿,大部分都是自己名下的各種金融公司,‘融資’給他的!
只要這些錢轉出去,這次的行動就算完成了一大半了。
作為一個金融專家,馬萬里的胃口一向很大,這次為了把國內資產轉移出來,可是費了他三個殼公司。
香江的這家盈歡科技早年買下來也花了大幾千萬,至于國內的天能科技,那也花了一個多億才買下來的呢。
最可惜的就是盛豐能源,這家公司如果長期經營,還是一直會下金蛋的母雞。
可這三家公司為了這次行動,全部要犧牲掉了,光是這些殼公司的成本,以及未來的預計成本,就要損失十幾個億。
在加上轉移過程中的人工損耗,稅費成本,銀行的利息等等,林林總總又要小幾個億。
所以為了把國內那一百多億轉移出來,光成本就要用掉將近二十億。
雖然這些錢并不全都是他馬某人一個人的,他還可以把成本轉移到其他求他幫忙的人身上。
但這樣也只能拉平成本而已,卻沒有盈利,這可不符合他馬某人的一貫作風。
光是把錢轉移出來那能滿足馬萬里的胃口?
最初制定計劃的時候,他確實是想著能把錢全部從國內轉移出來就可以了,可是隨著計劃進行,尤其是當計劃進展的非常順利的時候,他的野心也滋生了出來。
天歡科技的股價,已經拉升了這么高了,以目前的市場流通量,以及各大金融機構對天歡科技股票的饑渴程度而言,他完全可以在順勢割一撥韭菜。
說起這個工作,他馬萬里可以說再熟悉不過了,因為他就是靠割韭菜起家的。
早年他跑路到國外,后來又轉戰香江,可以說他發家的資本積累就是靠割韭菜完成的。
想想當年的歲月,那可真是一段美好的時光吶!
每年香江股市上都會有幾只股票,出現百分之八十,甚至九十的暴跌,而這些股票,那就是莊家割韭菜的專用賬號。
當年的馬萬里就是此道高手,其實操作很簡單。
拿錢收購幾家公司,然后進行資產重組,把報表做的漂漂亮亮,然后開始講故事。
在左右互搏,把邀約價格拉高,反正都是報價而已,原本市值也就是幾毛錢的股票,最后他們能喊出十塊錢的邀約價。
反正市面上所有的股票全都掌握在他們手里,根本沒有流通和成交量,怕個毛!
別說十塊一股,就是二十塊一股,他們也敢喊,反正最終目的就是造勢!
讓虛高的價格看起來格外誘人,然后就是割韭菜的套路了……